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概述.pptx
文件大小:3.76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44千字
文档摘要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概述

1234最终处置目的及分类海洋处置陆地处置

1一、最终处置目的及分类

处置定义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固废法》最终处置目的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目的是使固体废物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阻断处置场内废物与生态环境相联系的通道,以保证其有害物质不对人类及环境的现在和将来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一、最终处置目的及分类

最终处置分类按隔离屏障分:天然屏障隔离处置人工屏障隔离处置按场所分类:海洋处置陆地处置一、最终处置目的及分类

2二、海洋处置

利用船舶、航空器、平台及其他载运工具,向海洋倾倒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的行为。处置成本低,用于处置多种废物,存在争议以高温破坏为目的而在海洋焚烧设施上有意焚烧废物或其他物质的行为。适于处理含氯有机废物,焚烧时产生的HCl经冷凝后可直接排入海中稀释,残渣直接倾入大海。处置费用比陆地处置便宜,比海洋倾倒要贵。远洋焚烧海洋倾倒海洋处置二、海洋处置

二、海洋处置“第八大陆”漂浮在太平洋的垃圾带

3三、陆地处置

1、处置方法利用现有的耕作土地,将固体废物分散在其中,通过生物降解、植物吸收及风化作用使固体废物污染指数逐渐达到背景程度的方法土地耕作法利用具有一定拦截、阻滞作用的构筑物来对固体废物实施贮存的一种处置方式。三、陆地处置工程库或驻留池贮存深井灌注土地填埋法通过深井将液体污染物注入地下多孔的岩石或土壤地层的污染物处理技术。是从传统的堆放和掩埋方式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

含盐低、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的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难于破坏、难于转化,不宜用其他方法处理或其他方法费用昂贵的废物,如高放射性废物2、适应范围土地耕作深井灌注土地填埋工程库或驻留池贮存各类固体废物三、陆地处置

自然衰减型按构造类型分结构简单,适于处理少量、危害性低、性质相对稳定的一般固体废物全封闭型结构完善,管理严格,适宜一般固废以及危险废物的处置半封闭型介于前二者之间,顶部密封系统一般要求不高。三、陆地处置3、填埋场分类

山谷型按地形条件分如:长沙黑麋峰填埋场、杭州天子岭填埋场、深圳下坪填埋场等平原型如:青岛小涧溪填埋场滩涂型如:上海老港填埋场三、陆地处置3、填埋场分类

厌氧型按填埋场状态分应用最广。无须强制供氧,结构简单,投资运行费用低,适应性广。实际应用中不断发展为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好氧型通过布设通风管网向垃圾体内送入空气,促使垃圾好氧分解加速,快速稳定。结构复杂,造价高,应用少。准好氧型集水井末端敞开,自然通风,空气通过集水管向填埋层中流通。空气无法到达的中央区域则处于厌氧状态。三、陆地处置3、填埋场分类

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按填埋废物危害性分按GB5086规定浸出实验所得浸出液污染物浓度未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pH为6-9的一般工业固废。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污染物浓度超标,或ph在6-9之外的一般工业固废。三、陆地处置3、填埋场分类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可分为简易填埋场、受控填埋场和卫生填埋场三个等级。安全填埋场危险废物。防护要求最高且没有稳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