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与利用—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理.pptx
文件大小:2.22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2.98千字
文档摘要

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理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置

1234共处置单组分处置多组分处置预处理后再处置危废填埋处置技术

全封闭型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剖面图

基础层要求粘土资源不危及饮用水不危及地下水地层岩性均匀地质构造稳定其它相关防护距离敏感点可直接入场的预处理后方能禁止填埋的废物达标分层碾压填埋表面坡度工作面标志牌运行机械管理人员渗滤液填埋气多层结构30年管理工作检查项目检查的频率场址选择要求入场要求填埋运行管理要求填埋场污染控制封场及封场后管理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基本要求

安全填埋场的基本要求安全填埋场厂址的选择要求(1)位于地下水和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物集中供水井(2)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3)天然低层岩性相对均匀、面积大、厚度大、渗透率低(4)填埋场场址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距地表水域的距离应大于150m,其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岩性(5)填埋场作为永久性的处置设施,封场后出绿化以外不能作他用。

可以直接入场填埋的废物:1.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995)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1-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成分浓度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中的标准值并低于表8-4中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2.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995)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2-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的pH值在7.0~12.0之间的废物。禁止填埋的废物:1.医疗废物;2.与衬层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

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的废物:1.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995)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1-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1中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的废物;2.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995)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2-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的pH值小于7.0和大于12.0的废物;3.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4.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5.液体废物。

表1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序号项目稳定化控制限制(mg/L)1有机汞0.0012汞及其化合物(以总汞计)0.253铅(以总铅计)54镉(以总镉计)0.505总铬126六价铬2.507铜及其化合物(以总铜计)758锌及其化合物(以总锌计)759铍及其化合物(以总铍计)0.2010钡及其化合物(以总钡计)15011镍及其化合物(以总镍计)1512砷及其化合物(以总砷计)2.513无机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钙)10014氰化物(以CN计)5

预处理系统安全填埋场系统组成分析和鉴别系统填埋场监测系统防渗系统渗滤液控制系统应急系统接收及贮存系统

施工现场

鸟瞰图

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置

封场及封场后的维护管理要求(1)底层:厚度不应小于20cm,斜度不小于2%,(2)防渗层:天然材料防渗层厚度不应小于50cm,渗透系数不小于1.0X10-7cm/s,采用复合防渗层,人工合成材料厚度不应小于1.0mm,天然材料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3)排水层及排水管网,采用的暴雨重现期不得低于50年。(4)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cm,(5)植被层:厚度一般不应小于60cm,坡度不应超过33%。封场后管理阶段一般规定要延续到30年。

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理知识点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结构

全封闭型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剖面图

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理知识点安全填埋场的基本要求

安全填埋场的基本要求安全填埋场厂址的选择要求(1)位于地下水和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物集中供水井(2)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3)天然低层岩性相对均匀、面积大、厚度大、渗透率低(4)填埋场场址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距地表水域的距离应大于150m,其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岩性(5)填埋场作为永久性的处置设施,封场后出绿化以外不能作他用。

可以直接入场填埋的废物:1.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995)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1-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成分浓度超过《危险废物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