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思维实践 ,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docx
文件大小:24.56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5.39千字
文档摘要

思维实践,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

提起低年级语文教学,我们大体会有一个基本趋同的印象,无非围绕着识字写字的教学重点,带着学生认读、识记生字,掌握一些识字方法,把课文读通读顺,大致了解一下文章的基本内容。即使是一些表面看上去精彩的课堂,也无非是把某个教学环节做得有新意一些而已。那么,低年级语文教学果真就是这般“简简单单\的“小儿科\吗?

成尚荣先生在《小学语文应该是“大语文”-对“小语姓小\的质疑与厘清》一文中指出:“小\绝不意味着无所作为,不能以“小\来限制自己、框住自己;“小\绝不意味着低起点、低要求,不能以“小\降低标准,失却语文教育应有的引领使命;“小”也绝不意味着不应有大视野、大格局。可见,低年级语文教学不应该被“低”被“小\所迷惑,被教学惯性所蒙蔽,而应该尊重真正的学情,目视远方,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体验思维的发生,感受思维的乐趣,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思维,也只能在思维实践中去提升。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富于思维挑战的语文学习任务,驱遣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从而锻造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今后的思维发展和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一、在字词积累中发展整合思维

如前所述,字词识记与积累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综观一线课堂的识字教学,很多老师往往是挨个教学,不成体系。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甚至密不透风,但实际上学生只是杂乱无章地接触、交流了一大堆互无关联的字词,很难成为其积极语汇。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低年级字词教学理应利用整合思维,引领学生举一而能反三,发现汉字字理及构词规律,从一个字到一个词,从一个词到一串词,实现更有意义联结、更有趣味也更加高效的字词积累。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操场上》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谈谈读了“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这些词语的发现,学生势必发现打球、拔河、拍皮球这些活动跟手有关,所以“打、拔、拍\用了提手旁;继而教师可引导学生再想想,自己还认识哪些提手旁的字,并简单说说这些字的意思。同样,学生也一定能发现跳高、跑步、踢足球这些活动是跟脚有关,所以“跳、跑、踢\都用了足字旁。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说说其他足字旁的字,并谈谈发现。

这一教例,遵循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真实学情,以“组团\的方式带领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在较短的时间里不仅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了生字,还让学生感知了形声字的奥秘,很好地发展了整合思维的能力。

再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生字“沿\的时候,教师不妨这样做:首先让学生读读句子“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带学生准确认读“并沿”,联系句子和课文插图说说“并沿\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沿\就是物品的边沿,并结合生活说说生活中其他的某种物品边沿,如床沿、碗沿、桌沿等;最后还可以做些拓展:“井沿、床沿、碗沿、桌沿”,这些词语中的“沿\字均出现在后边,那么,有没有词语里“沿\字可以出现在前边呢?于是,学生大概可以想起\沿路、沿河、沿江\等词语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单列为一个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教师要善于运用整合思维,引导学生将已学的语言知识、已积累的语言材料进行结构化梳理,从一点走向一类,从零散走向整合,从孤立走向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习的事半功倍。长此以往,学生的整合思维习惯与品质都能得到养成和发展,越学越会学。

二、在语言品味中发展对比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文字语言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语感训练。而低年级学生正是语感形成、语感优化的关键期。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也需要特别重视语言品味。

为什么是“语言品味”,而不是“语言分析\?这主要缘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是很难奏效的,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咀嚼语言材料,咂摸语言味道。然而,正如有人形容语感是难以捉摸的“尤物”,语言的味道其实也难以捉摸,更难以言传。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比思维正是语言品味的利器。

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课,非常精准地运用了“、扛、扔、摘、捧、抱\等动词,教材编者在课后习题中也利用插图非常用心地做出教学指引:“读读做做,再选几个词(掰、扛、扔、摘、捧、抱)各说一句话。\应该说,很多教师注意了这个指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停留在机械地带着学生完成习题这个层面,没有借此题真正引导学生去深入体会和比较。

细细咀嚼,这几个动词的运用可谓精准传神:玉米牢固地长在玉米秆上,需要双手分开用力去“”;玉米个大且呈条状,小猴子身形瘦弱,“扛\着才舒服;桃子和西瓜的果柄相对纤弱,只需要轻轻一“摘\即可;桃子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