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粤教粤科版(2024)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教
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的阶段。他
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且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其思
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有趣、直观具体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学习习
惯上,大部分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等,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不同,他们在科学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上
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家庭中受到了较好的科学启蒙教育,对科学知
识有更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了解;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接触科学知识较少,在学习过
程中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全体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科学学习
中有所收获。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结构
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科学领域,
包括位置和方向、植物和动物、太阳和月亮、桥梁与人们的生活等。这些内容紧密联
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在“位置和方向”单元,通过描述位置、辨别方向和制作校园模型等活动,让学生
了解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植物和动物”单元,引导学生观
察身边的植物和常见的动物,比较动植物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
力。“太阳和月亮”单元,让学生了解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天空中太阳和月亮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桥梁与人们的生活”单元,通过设计纸桥、
制作与改进纸桥以及创作科普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
合作能力。
(二)知识特点
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
学习科学知识。例如,在“描述位置”一课中,通过让学生描述教室里物体的位置,使
学生对位置的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身边的植物”一课中,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
植物,让学生感受到植物就在我们身边。
教材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通过设置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制作校园模
型”活动中,学生需要自己动手收集材料、设计模型,在实践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
新能力;在“纸桥制作与改进”活动中,学生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提高了工程设计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紧密,逐步引导
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学习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科学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了解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会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能辨别
东、南、西、北等基本方向。
2.认识身边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能比较动植物
的异同。
3.知道白天与黑夜的交替,了解天空中太阳和月亮的特点,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
状。
4.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能设计并制作一座简单的纸桥,能对纸桥进行改
进和优化。
5.学会创作简单的科普剧,并能进行展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实验、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
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
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
悦,增强自信心。
3.让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体
会科学的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