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基本理论)第4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第5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第6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第7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第8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吸收外来)第9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必修4《哲学与文化》整本书知识体系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1追求智慧的学问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培养哲学思维,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真正喜欢哲学,热爱哲学。【科学精神】思考生活中富有哲理的事例,体会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公共参与】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学习,坚持以哲学为指导,追求智慧。
1哲学的起源
【注】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马克思1.哲学的含义:一、哲学的起源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的本义:爱智慧、追求智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按规律办事说一说: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吗?如果不是,哲学智慧从哪里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考探究
2.哲学的产生:一、哲学的起源(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孔子将他人生的时间划分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一种反映和认识,是一种意识。改造世界:是在认识世界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作用于物质世界的人类活动。知识拓展
2.哲学的产生:一、哲学的起源(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追问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追问和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你是否有这样的疑问?我们仰望苍穹:世界是什么?时间有没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何而生?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死后又去向哪里?世间可有鬼神?人类可有灵魂?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可以可以错误或歪曲反映时代内容、要求形成错误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而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哲学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哲学的起源
结合图片与生活实际,思考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思考探究
3.哲学与生活:一、哲学的起源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每个人都要接触周围的事物,都会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积累的越多,就会形成对世界的一定看法。思考探究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什么是世界观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1)整个世界物质世界(客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认识、思维领域(思想、观念)精神世界(主观世界)(2)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于观念范畴(不同于人们对某个事物或某个方面事物的个别看法)
请判断下列哪些是世界观?1.太阳东升西落
2.万事万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小凡是一名爱学习的好学生
4.事物之间存在联系
5.世界的发展是由“上帝”支配的
6.生死由命,富贵在天7.一年四季,花开花落√×√√×√×请你判断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整个宇宙就是靠水蒸气维持的有生命的机体。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火构成的。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各种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所以人人都是哲学家吗?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哲学区别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对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特点人人都有、自发、不自觉、不系统、零散的自觉形成、系统化、理论化联系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错误倾向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