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公输》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docx
文件大小:15.32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15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公输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知识,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积累文言文知识,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展示图片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

二、整体感知

1、文学知识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2、知人论世

姓墨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与儒家并称“显学”。

3《墨子》介绍

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也有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比喻、类比、举例等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

4、写作背景

5、人物介绍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

三、赏析内容

1、疏通段落重点字词、全文译文

2、理清思路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对应的双方:墨子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墨子;目的: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2)抓住一个“见”字,讨论全文由几部分组成

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劝阻)→墨子见楚王(劝阻)→墨子见公输盘(以实际行动劝阻楚王取消攻宋计划)

3、全文小结

提问:墨子仅用三次对话,就使公输盘理屈,这三次对话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先设圈套: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不说

再用激将法:请献十金→吾义固不杀人

反驳公输:宋何罪之有?不智:杀不足争有余;不仁:宋无罪而攻之;不忠:知而不争;不强:争而不得;不知类:义不杀少而杀众→公输服

4、中心思想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四、文言知识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五、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