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10课《宏大不朽古建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pdf
文件大小:4.9 M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1万字
文档摘要

岭南版《宏大不朽古建筑》教学设计(第10课)

课题宏大不朽古建筑单元第四单元学科美术年级七年级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中西方经典古建筑,感受其独特的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提高对建筑

美的感知能力,能够用准确的美术语言描述古建筑的造型、色彩、装饰等特点。

艺术表现: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绘画技法,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临摹或创作一幅古建筑作品,

核心

注意构图的饱满与线条的流畅性。

素养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绘画创作中融入自己对古建筑的独特理解和

目标

创新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网独家资源

文化理解:深入探究中西方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不同地域建筑风格形成的因

素,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本节课为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聚焦“宏大不朽古建筑”,通过赏析

教学

中西方经典古建筑案例(如故宫、应县木塔、科隆大教堂、泰姬陵等),引导学生理解中国

内容

古建筑的木结构特色、组群布局、装饰艺术及中西方古建筑在材料、布局、文化象征上的差

分析

异。结合“欣赏—探究—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审美能力与文化保护意识。

七年级学生对历史建筑有初步认知,能识别故宫、长城等著名古建筑,但缺乏对建筑

艺术语言(如木结构、斗拱、对称布局)的深入理解。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与表达能力,但

学情

在跨文化比较(如中西方建筑材料差异)和抽象文化价值分析上需要引导。教学中需通过直

分析

观图片、视频和小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建筑即文化符号”的认知,激发对传统建

筑艺术的热爱。

教学1.掌握中国古建筑的主要艺术特点(木结构、对称布局、装饰艺术)。

重点2.比较中西方古建筑在材料、布局、文化象征上的异同。

教学理解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如中国古建筑的伦理等级观念、西方古建筑的宗教象征意义),并

难点能结合实例阐述。网独家资源

教学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播放纪录片片段《中国古建筑精华》积极举手发通过视频展示各

种宏伟壮观的古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精彩的视频。视言,分享自己建筑,迅速吸引

频欣赏完毕,大家能说说刚才看到了哪些古建筑在视频中看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

吗?这些古建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到的古建筑兴趣和好奇心,

为后续课程的展

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我们穿越了千年时光,看以及对它们开奠定基础。

到了北京故宫的庄严、应县木塔的精巧等。这些屹

的初步感受,

立百年的建筑,不仅是砖石木瓦的堆砌,更是人类

如宏伟、

文明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