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田野考古发掘技术.pptx
文件大小:12.07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4.96千字
文档摘要

田野考古发掘技术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闫少朋

2015年11月

关于田野考古发掘

外行人的看法:“考古、考古,挖坟掘土”;“第二地质考察队”

当下某些人的看法“鬼吹灯、盗墓笔记”。

我们的看法:为探索人类远古文化的

形成、发展及变迁规律而开展的野外探索项目。

一、何为田野考古发掘

田野考古发掘是考古学

中获取实物资料以供研究的

工作阶段。包括考古调查、

考古发掘与室内整理。是近

代考古学的基础,也是考古

学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三章第十七条至三十五条,对考古发掘的单位、抢救性考古发掘涉及的调查、勘探、发掘,经费列支、使用以及考古发掘中的涉及的文物安全等内容进行规定。

田野考古发掘的指导性文件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是根据1982年公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的原则所制订的,并于1984

年发布实施。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总则,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单位和领队职责,考古发掘,发掘资料整理,发掘成果刊布,发掘资料管理,附则。另有附录和表格样式两部分内容。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国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祛

二、田野考古发掘的重要性

田野考古发掘技术作为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有效开展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前提。

考古学研究注重“第一手资料”的获取和分析。因此,田野考古发掘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后期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力度

田野考古发掘是考古从业人员全面认识、感知考古学研究的手段,也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工作技能。

三、田野考古发掘流程

依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田野考古发掘流程如下:

遗址发掘区坐标系统的测绘——探方或探沟的布设——探方或探沟的发掘——遗物或遗迹单位的清理、提取——相关资料的采集——室内资料整理——发掘报告或简报撰写

四、田野考古发掘技术的内容

1、探方发掘技术

2、测绘技术

3、影像采集技术

4、绘图技术

5、文化遗物或遗迹单位辨识、清理、相关资料收集和提取技术

6、发掘资料采集、撰写

7、发掘材料整理

8、发掘报告或简报撰写

田野考古发掘技术不是单一挖掘的技能,是一个集测绘、发掘、记录、影像采集、文化遗物采集、资料整理和报告撰写为一体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基于此,考古学研究之所以十分重视田野

考古发掘技术也是有道理的。

这也是考古学与盗墓的根本区别。

五、田野考古发掘的对象

古遗址

古遗址包括人类居址、城址、窑址、祭祀台、农田遗址、水利设施等。

古墓葬

史前墓葬和各历史时期墓葬类型

发掘难度系数而言:遗址墓葬,也是最能提升田野考古发掘技术水平。

六、田野考古发掘涉及的用具

发掘用具

测绘工具:GPS、

绘图板、图纸、直尺、铅笔、皮尺、罗盘、水平仪、铅坠、水平仪等。

发掘工具:手铲、

铁锹、切边铲、簸箕、锄头、毛刷等。

记录工具:记录本水性笔、手提电脑、打印机、图纸等。

影像工具:数码相机、摄像机等。

发掘工具

七、田野考古发掘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发掘地点、面积,编制相应规划方案

2、办理发掘执照(国家文物局申请)

3、落实发掘经费并编制预算方案

4、确定发掘领队和发掘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5、配置本次发掘所需的设备、工具

6、做好野外发掘后勤工作(食宿、文物存放,交

通等)

7、进驻工地

1、探方或探沟发掘技术

?探方或探沟的布设

?探方或探沟的编号

?探方或探沟的发掘

?地层堆积的辨识和划分

?文化遗物和遗迹的辨识与清理探方日记和探方记录的撰写

布方是田野考古发掘的重要步骤之一。

首先依据遗址地形图确定遗址发掘区基本点,作为布方和后期测绘之用。

探方布设的方向一般设置为正

北向,但基于特殊地形走向

(河流阶地等),探方布设可以地形、地势实际情况而布设,但在探方分布图上要标注正北向”。

探方规格一般为5×5平方米,探方东侧和北侧各留出1米宽作为隔梁,交叉处1平方米为本探方关键柱。

探方布设完毕后要在遗址地形

图上标注探方分布总图。

探方布设

河流等高线

上海梁

美健开体光颜吸

基故

w1w

东隔梁

1米

关键

探方编号

探访编号的要素:发掘年度+地区名称+遗址名称+发掘区+探方名称(探方用T表示)

探方名称:新规程以前主要是T1、T2、T3。。。

(易混乱,不明晰),现在以坐标进行命名。例如TNO3E05,表示以遗址基点为起点,北部第三排和东部第五排交汇处的探方(位置感强,不易乱)。

本次发掘的塘底冲遗址的探方编号可以表示为:

2015NTNxxE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