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用“诗的语言”抒情.docx
文件大小:19.58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3.31千字
文档摘要

用“诗的语言”抒情

教学目标:

1.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短诗饱含的丰富情感,并以朗读的方式加以表现。

2.认识诗歌独特的语言,领会诗人运用事物类比等表达情感的方法。

3.尝试写短诗,选择合适的事物或场景,用诗的形式灵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汇编成班级短诗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熟读诗歌

1.自己读。5分钟限时朗读短诗,看谁读得遍数多,要求读大声、读正确、读熟练。

2.指名读。一首一首指名读,读准字音。

要点:《繁星(一三一)》中,“大海啊”,受“海”字“i”的影响,“啊”读作“yɑ”;《繁星(一五九)》中,“母亲啊”,受“亲”字“n”的影响,“啊”读作“nɑ”。

3.互相读。同桌两个互相读,如果对方有读错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4.比较读。通读三首诗,它们有何相似之处?

提示:从题目、长短、排版等不同角度去观察、发现。

要点:

(1)三首诗的题目都是《繁星》,因为这三首诗都选自冰心的诗集《繁星》。小诗原本都没有题目,选入教材的时候就把诗集的名字作为了题目,题目后面的序号就是诗歌在诗集中的位次。

(2)三首诗都很简短。这些诗记录的是冰心一些零碎的思想,故而普遍比较短。

(3)三首诗语句的排列并不规整。独特的排列方式能更直观地表现诗的内容。

(设计意图:所谓“书不读熟不开讲”,要认识“诗的语言”先要把诗读熟,一是要确保每个学生都开口读,二是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读正确,三是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读多遍。通过“指名读”正音,借助“互相读”让每个学生读正确。多种形式读,给学生读诗的时间,创造读诗的机会。)

板块二以类比表情

1.认识类比,教读《繁星(一三一)》。

(1)逐句反复读。想一想,每一行各自写了哪些事物,要说什么意思。

要点:“大海啊”,写的是大海;“哪一颗星没有光”,写的是星星,讲的意思是星星离不开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写的是花,讲的意思是花离不开香;“哪一次……清响”,讲的是“我”的思潮,意思是“我”离不开大海。

(2)选一选。星离不开光、花离不开香、“我”离不开大海,冰心究竟要讲的是哪个意思?

要点:要讲的是“我离不开大海”,表达了对大海的依恋和赞美,所以第一句写的是“大海啊”。

(3)找关系。明明要表达“我离不开大海”,为什么还要说“星离不开光、花离不开香”?第三个和前两个什么关系?

提示:它们有何相似之处,用上“就像”

来说。

要点:“我”离不开大海,就像星离不开光、花离不开香,用相似的事物进行类比,更表达了“我”对大海的依恋。

(4)情感朗读。用朗读把冰心对大海的依恋之情读出来。

要点:反问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最后一句语气要强烈;结尾放缓语速,读出变化。

(5)认识诗的语言。前后桌讨论:什么是诗的语言?它和我们一般的表达有什么不一样?

要点:诗就是明明要写的是自己真挚的感情,却先写其他相似的事物。通过事物类比,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

2.抓住类比,自读《繁星(一五九)》。

(1)边读边思考:这首诗,冰心奶奶要写谁?表达什么感情?

要点:“母亲啊”开门见山指名写母亲,写对母亲的依恋。

(2)说清类比。要写的是对母亲的依恋,但是先写的是鸟儿,为什么?

要点:鸟儿躲到巢里就不怕天上的风雨,

这是鸟儿对巢的依恋;“我”躲到母亲的怀里就不怕心里的孤独、彷徨,这是“我”对母亲的依恋。所以“我”对母亲的依恋,就像鸟儿对巢的依恋。

(3)情感朗读。读出冰心对母亲的依恋。

要点:“母亲啊”要读得深沉,最后一句放缓语速。

3.找找类比,选出同类诗。

(1)选一选。下面三首小诗都是冰心奶奶写的,哪一首也运用了事物类比的方法来表达感情?

要点:第一首。孤傲的心不能软化,就像大海的水不能温热。

(2)补写。这首诗究竟要赞美谁?试着给这首诗补上第一句话。

提示:仿照句式“_______啊”来补写。

要点:可以是朋友、亲人等。诗,其实是由读者读丰富的。读同一首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4.运用类比,表达情感。

(1)交流。在学校里,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了你哪些帮助?

(2)仿写。仿照这两首诗,写一写对老师的赞美,表达对老师的依恋。

要点:例如:

(设计意图:现代诗歌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诗的语言”。本环节围绕“诵读”设计了有梯度的任务链:一是反复读,读出情感,明白诗歌要表达什么;二是联系着读,读出方法,关注诗句前后联系,补充其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类比”这种抒情的方式;三是尝试着读,习用方法,自己读第三首诗歌;四是读写结合,创意表达,用类比的方式写写对老师的赞美。整个过程,学生始终在诵读的基础上,不断感悟、比较、探索、创作,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自然而然对“诗的语言”有更深刻的认识。)

板块三用场景表情

1.想象场景,悟读《繁星(七一)》。

(1)读一读,想一想。自读《繁星(七一)》,想想这些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