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范文应该“范”什么.docx
文件大小:24.33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6.27千字
文档摘要

范文应该“范”什么

长期以来,中小学写作教学一直借助范文,尤其是小学。一切的学习都从模仿开始,在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学写作教学中,无论如何强调范文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但不少教师对范文到底应该“范”什么认识模糊,却养成对它的盲目依赖,导致不当使用范文现象比比皆是。

这样的操作由来已久且司空见惯:简单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关于本次习作的要求后,马上提供一两篇文章,让学生一仿了之。其结果是,全班习作从题材、主题、结构直到文字几乎雷同,名为模仿,却近于抄袭。这表面上是懒教的表现,实为对写作教学百般无奈的下策。对此,人们不难发现其不当,只是发现了也无计可施。但近些年情况有了改变,部分教师——主要是优秀教师,对范文“范”什么似乎有了清醒认识,致力于以它“范”写作知识——当然是狭义的,主要是写法,这一做法流行甚速,有成为主流的趋势。有篇文章题为《用“微阅读”培养观察力——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为例》,文中的做法是,让学生阅读五个描写植物的片段,意在从中得出观察方法:

片段一: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丰子恺《梧桐树》)

其目的是从中得出“远看得整体,近观得局部”的观察方法。

片段二:从兴安岭到长白山,森林莽莽苍苍,无边无际,有红松,有落叶松,而我最喜爱的是白桦。这儿白桦也真多,如果她们生长在一大片碧绿浓荫森林之间,她那雪白的树杈就显得特别鲜明悦目;如果整个一大片都是白桦树林,这树林就显得特别轻盈活泼,远远看去像一片缥缈的白云。(刘白羽《白桦树》)

其目的是从中学习辩证地观察对象。

片段三:小河的这边岸上,几棵垂柳,嫩叶翠绿,而最嫩处仍带鹅黄;长条在轻轻摇曳,垂向水面。(姚雪垠《李自成》)

其目的是:(1)得出观察视角有多个角度,除了关注植物的形态、颜色,还可以关注动态。(2)初步感知“近观得局部”观察方法。

片段四:就在这土岗子的正脊梁背上,长着一棵老桑树。……树身子弯弯曲曲,树脑袋只剩半个了,好像一个驼背的老人,佝偻着身子,歪着头站在那里。走近了,就见树皮裂开来,浑身是疤,露着白光光的身子。虽然这样,它每年还是长出又肥又大的桑叶,结成又红又甜的子。(方纪《老桑树底下的故事》)

其目的是得出远看、近观相结合的观察方法。

片段五:那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萧红《呼兰河传》)

其目的是:(1)理解什么是细节,初步体会细节的美。(2)得出“细察得细节”的观察方法。

如此费尽周章精选范例,从不同侧面授予观察方法,可谓殚精竭虑,用心良苦。但不得不说,如此使用范文恐怕事与愿违。若有读者对此结论存疑或不认同,最好将上述方案付诸实施,基于事实进行证伪,不建议仅用“我认为”来反对。

我们曾构建“静物观察习作教学模式”,学员用以执教此课。其教学步骤与范文使用如下:

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鸡冠花。首先,让学生整体观察视频中的鸡冠花,简要说出整体印象。再领着学生依序从数量、颜色、形状、气味等角度,分别观察鸡冠花的叶子和花朵,并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其他语言材料说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述说感受。

第二步,总结观察和表达方法。师生快速阅读范文《我喜欢的植物朋友鸡冠花》,从中总结出“先总后分、从叶到花”的观察顺序和“看、闻、想”等观察方法以及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联想和感受的写法。

我喜欢的植物朋友鸡冠花

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植物朋友,它是一盆鸡冠花。茂密的叶子顶着火红火红的大红花,远远看去,就像昂首挺胸的大公鸡,美丽动人。

这盆鸡冠花,叶子密密层层的,把茎严严实实地遮起来,让人看不清茎的样子;颜色有些特别,不像其他植物绿油油的,而是绿中带点红,绿中带点紫。叶子薄薄的,长长的,尖尖的,最宽的地方大约有我们两三根手指那么宽,上面布满一对一对红色的条纹,一片一片挤挤挨挨,叶尖片片向下。

叶子中间看不见的茎顶起两朵大花,鲜红鲜红的,如同燃烧的火焰。其他花,每朵花都有多片花瓣,而一朵鸡冠花却只有一片,上面宽,下面窄,肥肥厚厚的,上面长着很多褶皱,就像仙女穿的百褶裙的褶皱。两朵花挨在一起,看上去,像一对手掌,像两面扇子,又像两把火炬,更像两只凤凰的尾巴。当然,最像头碰着头挤靠在一起的两只大公鸡的鸡冠,不然它怎么叫鸡冠花呢。

就是看着鸡冠花,吸上一口气,你也仿佛觉得有一股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

就这样,看着,闻着,想着,你仿佛觉得,眼前不是一盆花,而是两只大公鸡,面向东方,伸长脖子,“喔喔喔”地高声鸣叫,比赛谁的声音更动听。

啊,鸡冠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