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容包括: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省略。第2页,共1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定义——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宾语主要由__词和__词充当。名代第3页,共1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古代汉语代词主要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吾、我、予(余)女(汝)、尔、若先秦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其、之可以起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此、是、斯、彼、其、之谁、孰、何、胡、奚、安第4页,共1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语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2、在否定句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3、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第5页,共1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包括: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而前置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①“吾谁欺?欺天乎?”②曰:“奚冠?”曰:“冠素。”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何以战?”吾欺谁?冠奚?吾与谁归?以何战?第6页,共1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在否定句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军旅之事,则未之闻也。莫许之未闻之不与我(在一起)无诈尔,无虞我第7页,共1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
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吾以子为异之问,曾(原来)由与求之问。君亡(流亡)之不恤(担忧),而群臣是忧。惟(只)余马首是瞻。“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问异(其它问题),问由与求(仲由与冉求的事情)。“是”复指前置宾语“余马首”;惟瞻余马首(的方向)。“之”复指前置宾语“亡”,“是”宾语“群臣”;国君不担忧自己的流亡,忧群臣(的安危。)第8页,共1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例如:在介词结构“是以”、“是用”中,代词“是”都是前置宾语。第9页,共1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上古汉语没有动量词,中古以后虽已产生动量词,但文言作品中一般不用动量词。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第10页,共1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主要有两种情况:二、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一、是数词直接在动词前作状语。如: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第11页,共1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