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法学概论考试技巧与试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学的根本任务是:
A.探索和解释法律现象
B.制定和修改法律
C.实施和维护法律
D.传授和普及法律知识
2.法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神话时代
B.部落联盟时期
C.国家产生时期
D.奴隶社会初期
3.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学研究的方法:
A.实证分析法
B.规范分析法
C.比较分析法
D.经济分析法
4.法律关系的要素不包括:
A.法律主体
B.法律内容
C.法律行为
D.法律后果
5.下列哪种法律不属于成文法:
A.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解释
D.地方性法规
6.法的本质属性是:
A.国家意志
B.普遍性
C.强制性
D.社会性
7.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
A.法律事实
B.法律行为
C.法律主体
D.法律内容
8.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A.违法行为
B.违法结果
C.违法心理
D.违法主体
9.法律规范的结构包括:
A.法律原则
B.法律规则
C.法律解释
D.法律事实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司法解释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法律现象
B.法律关系
C.法律意识
D.法律制度
E.法律发展
2.下列哪些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
A.国家意志性
B.普遍性
C.强制性
D.稳定性
E.公正性
3.法律规范的基本分类有:
A.实体法与程序法
B.普遍法与特别法
C.制定法与习惯法
D.国内法与国际法
E.部门法与综合性法
4.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国家
B.个人
C.组织
D.企业
E.外国
5.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A.违反合同
B.违反行政法规
C.违反民事法律
D.违反行政法律
E.违反刑法
6.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A.赔偿损失
B.惩罚
C.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E.刑事责任
7.下列哪些属于法律解释的方法:
A.文义解释
B.目的解释
C.系统解释
D.体系解释
E.实务解释
8.下列哪些属于法律关系变动的情形:
A.法律关系的产生
B.法律关系的变更
C.法律关系的消灭
D.法律关系的稳定
E.法律关系的调整
9.下列哪些属于法律意识的内容:
A.法律观念
B.法律信仰
C.法律行为
D.法律知识
E.法律技能
10.下列哪些属于法学的分支学科:
A.宪法学
B.刑法学
C.民法学
D.国际法学
E.法律史学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学是一门纯粹的理论学科,不涉及实践应用。(×)
2.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3.法律规范的内容都是强制性的。(×)
4.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法律规范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5.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只有刑事责任。(×)
6.法律意识是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的内在反映。(√)
7.法律规范一经制定即具有普遍约束力。(√)
8.法律关系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9.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越高,其效力范围就越广。(√)
10.法律史学是研究法律现象的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
1.简述法律的特征及其意义。
2.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3.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4.简述法律解释的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5.简述法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6.简述法律意识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A.探索和解释法律现象
解析思路: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根本任务是通过对法律现象的研究,探索法律的本质和规律。
2.C.国家产生时期
解析思路:法学的起源与国家产生密切相关,国家产生时期是社会结构和法律意识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
3.D.经济分析法
解析思路:法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比较分析等,经济分析法不属于法学研究的方法。
4.C.法律行为
解析思路:法律关系由法律主体、法律内容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构成,法律行为不属于要素之一。
5.C.法律解释
解析思路:成文法是指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法律,法律解释不属于成文法。
6.D.社会性
解析思路:法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即法律是反映社会关系和调整社会行为的规范。
7.A.法律事实
解析思路: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法律事实作为依据。
8.C.违法心理
解析思路: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违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