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综合提升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作为一部专门的行业监督管理法,明确界定了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原则和职责等。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外投资银行管理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核心在于判断哪一部法律是专门的行业监督管理法并明确其界定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主要是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明确其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并非专门针对银行业监督管理,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旨在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它侧重于对商业银行的规范,并非专门的行业监督管理法,B选项不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外投资银行管理条例》主要针对国外投资银行相关事务进行管理,不是针对我国银行业的全面监督管理,C选项也不合适。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作为一部专门的行业监督管理法,清晰地界定了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原则和职责等,全面规范了银行业监督管理行为,是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
2、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动反映了整体经济运行的态势和企业、行业的发展前景.从而引导货币资金流向产生最大投资收益的地区、部门和企业,这属于金融市场的()功能。
A.货币资金融通
B.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
C.优化资源配置
D.经济调节
【答案】: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金融市场不同功能的理解与区分。金融市场具有货币资金融通、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经济调节等多种功能。货币资金融通主要指金融市场充当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资金融通的桥梁;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是通过金融工具帮助投资者分散和管理风险。而题干中明确指出金融资产价格变动能引导货币资金流向产生最大投资收益的地区、部门和企业,这一过程体现了资源从效率低的地方流向效率高的地方,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调节功能侧重于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所以本题应选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答案为C。
3、《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于()通过。
A.2005年
B.2003年
C.2001年
D.1995年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的通过时间。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为了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决定》,即《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而2001年和2005年并不对应《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的通过时间。所以正确答案是2003年,应选B。
4、银行保护客户利益方面不包括()。
A.审慎尽责
B.充分信息披露
C.引导消费
D.客户资产隔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银行在保护客户利益方面的相关内容,破题点在于明确银行保护客户利益的常见举措,并分析各选项是否属于这一范畴。银行保护客户利益是其重要职责,在实际运营中有一系列具体的措施。选项A“审慎尽责”,这是银行在处理客户业务时应秉持的基本态度,意味着银行需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业务,确保客户利益不受损害,属于保护客户利益的范畴。选项B“充分信息披露”,银行有义务向客户全面、准确地披露相关业务信息,让客户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决策,这有助于保障客户的知情权,是保护客户利益的重要体现。选项C“引导消费”,这主要侧重于促进客户进行消费行为,其目的更多是为了推动业务量和经济效益,并非直接以保护客户利益为核心,与银行保护客户利益的直接关联不大。选项D“客户资产隔离”,是将客户资产与银行自身资产进行有效分离,防止因银行自身经营风险对客户资产造成影响,能切实保障客户资产的安全,属于保护客户利益的重要措施。综上,银行保护客户利益方面不包括“引导消费”,本题正确答案选C。
5、()年,我国颁布了《民法典》确立了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A.1986
B.1987
C.1988
D.1989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法典》相关历史知识。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它确立了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民法通则》在我国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民事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