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383.5 KB
总页数:177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1.19万字
文档摘要

2025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选择题(共425题)

1、(1)与厂家洽谈(2)参加展销会(3)支付违约金(4)签订购货合同

(5)单方面违约()

A.2-1-3-4-5

B.2-4-1-5-3

C.2-1-4-5-3

D.1-2-4-5-3??

解析:参考答案:C

?

2、在长期积累中,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采集、加工和传播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______的方法、流程、标准和机制,虽然有单一乃至僵化的缺陷,但______,对保证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高度专业水平的内容对任何媒体都是______的,这是媒体安身立命之本。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系统?无独有偶?求之不得

B.成熟?不可否认?不可或缺

C.普遍?显而易见?独一无二

D.先进?不言自明?至关重要??

解析:参考答案:B

[解析]第三空,由“这是媒体安身立命之本”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具有高度专业水平的内容对任何媒体都很重要,“求之不得”“独一无二”填入不恰当,排除A、C。第二空,“不可否认”表示承认某件事情;“不言自明”形容很明显。句意为虽然传统媒体的一套方法、流程、标准和机制有缺陷,但必须承认其对保证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可否认”填入恰当。第一空,“成熟”填入也符合“长期积累”的语境。故本题选B。

?

3、夏天有苍蝇、蚊子,但夏天能长出我们必需的粮食和各种作物;冬天虽然少一些害虫,但冬天不长庄稼,因此,谁也不会希望总是过冬天。

??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______。

A.对事物不要求全责备

B.取长补短,双方得益

C.事物的优劣是相比较而言的

D.客观条件,为我所用??

解析:参考答案:B

[解析]这段文字先阐述了夏天和冬天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最后得出结论,“因此,谁也不希望总是过冬天”,言外之意既不能总是过冬天,也不能总是过夏天,冬夏交替才是人们希望的。故这段文字的主旨是“取长补短,双方得益”,而不是“对事物不要求全责备”,A项错误而B项正确;C、D两项属于主观臆断,不符合题意。故选B。

?

4、纸上谈兵对于??相当于??对于毅力

A.空谈灰心丧气

B.应用一蹶不振

C.实践半途而废

D.变通愚公移山??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纸上谈兵比喻缺少实践经验,半途而废指没有毅力,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

5、对任何事情都要以肯定的目光去看待,内心开朗才有可能迎来开朗的未来,______,要拥有丰富的感性,丰富的感受能使人生丰富,贫乏的感受则使人颓废,我们要善于发现所有事物的长处,______,与花花草草用心交谈。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总的来说?也就是说

B.进一步说?比如说

C.因此?总之

D.另外?甚至??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文段可以分为两大层次,第一层次指出人要乐观开朗,第二层次指出人要拥有丰富的感性,两个层次之间没有逻辑相关,所以第一空格处应当填入“另外”;“发现所有事物的长处”重在发现,“与花花草草用心交谈”重在交谈,两个句子之间有意义上的递进关系,所以第二空格处应当填入“甚至”,所以本题应当选择D。

?

6、桌上放着红桃、黑桃和梅花三种牌,共20张,

[1]桌上至少有一种花色的牌少于6张

[2]桌上至少有一种花色的牌多于6张

[3]桌上任意两种牌的总数将不超过19张

上述论述中正确的是()。

A.[1]、[2]

B.[1]、[3]

C.[2]、[3]

D.[1]、[2]和[3]??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假设其中一种牌为6张,则其余两种可各为7张,这样与题干所述相吻合。故(1)项所述是错误的,再看选项可知,只有C项符合该条件。故正确答案为C。

?

7、世间的事物很少能比大学更美。在这里,憎恨无知的人奋力求知,______真理的人传授真理,在青年们长知识的年华里,大学给予他们远大目标和共同生活的规范,给予他们渴望得到的亲密友情,让青年人永无止境地对永恒的主题______。没有这些,青春便只是耗费时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晓?言无不尽

B.谙悉?各抒己见

C.敬畏?上下求索

D.掌握?高谈阔论??

解析:参考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一空,由句意可知,只有洞悉真理的人才能传授真理,“敬畏”明显不恰当,由此排除C。第二空中,“高谈论阔”多含贬义,与此处的感情色彩不相符,由此排除D。“言无不尽”指一点也不保留地把要说的话说完;“各抒己见”指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根据词义,与“青年人对永恒的主题”相搭配,用“各抒己见”更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