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模板支架标准手册
1一般规定
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应当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操作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模板支撑工程工艺、工序、作业要点和搭设安全技术要求等内容,并保留记录。
作业人员应严格按规范、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正确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模板支撑系统应优先选用技术成熟的定型化、工具式支撑体系。目前常用的支撑体系有钢管扣件式满堂架、碗扣式满堂架、轮扣式满堂架。
搭设模板支撑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脚手架支模体系
2.1基础
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
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时,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图1架体基础做法
图2钢管底座做法示意图 图3U形支托示意图
构造说明:垫板宜采用规格不小于150mm×150mm×6mm钢板和钢管套管焊接组成,底座下应设置长度不少于2跨、宽度不小于150mm、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或槽钢。
2.2立杆
常用支架立杆有扣件式和碗扣式两类,不同支架立杆不得混用。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
图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设置示意图
构造说明:扣件式立杆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构造说明:
图5碗扣脚手架支撑设置示意图
(1)碗扣式立杆应根据所承受的荷载选择立杆的间距和步距,底层纵、横向横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等于350mm,严禁施工中拆除扫地杆,立柱应配置可调底座或固定支座。
(2)碗扣式立柱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700mm。
3剪刀撑
3.1扣件式剪刀撑
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顺序设扫地杆,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的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宽度宜为5~8m,并在剪刀撑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
当层高在8-20m时,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
图6剪刀撑布置效果图
当建筑层高超过20m时,还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上端两步中间各加设一道水平拉杆。
图7扣件式剪刀撑布置效果图
3.2碗扣式剪刀撑
构造说明:
图8碗扣剪刀撑布置效果图
(1)当立柱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5m。
(2)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3)当模板支架高度大于4.8m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8m。
4周边拉结与临边防护
当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
结点;可采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
搭设高度2m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作业面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0m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施工层脚手板下一步架处兜设水平安全网。操作面外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设一道护身栏杆,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应为1.5m。
当搭设高度大于10m时,应按高处作业要求每隔10m加设一道安全平网。
图9模板作业面安全防护示意图
图10高大模板支撑水平≤10m加设一道安全平网
5液压爬模
图11抱柱连接示意图
液压爬模施工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审批,并组织专家审查论证后实施。
安装前,检查上下换向盒是否完好;
脚手板离混凝土墙面的距离≤100mm;
各独立架体在搭设的过程中,留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