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信息化时代TPACK框架下高职英语教师发展探析.docx
文件大小:44.11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7.13千字
文档摘要

信息化时代TPACK框架下高职英语教师发展探析

[摘要]以云应用和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引发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深度变革。信息化时代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发展。一方面,原有传统的教师发展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教师发展与信息化密切相连,呈现出教师知识结构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信息化素养已成为新时代高职英语教师必备素质之一。TPACK是符合信息化教学发展要求的教师知识框架。以TPACK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剖析高职英语教师发展现状和发展困境,从教师本身和教育管理方面探讨了解决发展困境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教师发展;TPACK

[基金项目]2019年度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项目“以‘互联网技能竞赛驱动的国际贸易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Azcj018);2019年度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人才项目“优秀骨干教师”(YG2019028);2020年度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人文科研项目“信息化环境中基于TPACK框架的高职英语教师发展路径研究——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YJY-2020-11)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36-0038-04[收稿日期]2022-07-28

以云应用和人工智能为典型特征的信息化时代带来了职业教育的变革发展,且随着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结构层次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需求适应性愈发离不开教师这一核心元素。《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明确提出了“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要求[1]。高职英语教师是前沿科学技术应用的庞大群体。因此,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和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信息技术知识将成为高职英语教师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探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对提高高职英语教师质量意义重大。

一、TPACK理论介绍

TPACK知识框架理论最早源于国外学者舒尔曼提出的PCK教师知识结构模型,后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社会各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促使国内外学者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师发展领域影响并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美国学者Koehler和Mishra首次明确提出,教师知识结构框架中应包括技术知识,技术知识属于教师知识范畴,TPACK完整理论形成,通称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本质上强调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学科内容知識、教学法知识和技术性知识的核心要素地位以及互动循环作用。近些年,TPACK有助于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价值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目前与高职教师相关的研究较少。另外,TPACK教师知识框架是一个结构复杂且动态变化的理论框架,需要结合具体学科进行学科化研究[2]。

二、TPACK框架下高职英语教师发展现状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助推外语教学引发了外语智慧教育的诞生和发展,虚拟和真实交融的教学环境给高职英语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就当前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而言,TPACK水平的评估和衡量显得尤为必要。

(一)学科内容知识(CK)

学科内容知识与学科的定位和内涵密切联系。在新文科背景下,去工具化已成为英语学科的风向标,英语学科的内涵正从语言学本体研究拓展为跨学科研究,由此学科内容悄然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纯粹的语言知识技能传输转向文化素养和人文知识的融合。这些趋势变化都要求高职英语教师深化学科内容知识。在前期,杭亚静[3]基于TPACK框架中三大核心要素对国内大学英语教师开展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学科内容知识仅居第二。这一结果反映了当前一些高校英语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待加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大部分的高职英语教师包括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具有英语语言文学背景,能够在英语语言学理论知识和语言交流知识技能方面自如应对。另外,由于公共课英语教师和商务英语教师的授课对象、授课内容和目标以及可用教材开发等不同,二者在具体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存在着细微差别。公共课英语教师更多强调兴趣的激发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因此往往倾向于使用画面感强、语言平易和文化科普小知识丰富的教材,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相对语言基础较好,教师在教授时往往以商务知识导向为主,教材中的宽泛性、商务性内容知识较多。因此,与商务英语教师相比,公共课英语教师在英语文化储备方面较强,但在跨学科知识能力学习方面稍弱。值得注意的是,英语文化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能力学习并不等同于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层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英语学科培养目标要求高职英语教师要通晓中国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等文化知识,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当前,高职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和跨学科知识能力与学科内涵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