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目录
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
(一)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工作的价值和作用 1
(二)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存在的常见问题 2
(三)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如何实现风险控制和优化实施对策 2
(四)文献评述 4
参考文献 4
(一)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工作的价值和作用
在当前这个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推动着企业的不断改革和升级。许多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走上并购之路,不同的研究者对相同的财务整合价值的看法方面有不同之处。
国内学者王刚详析了财务整合在制造行业运营的极为关键的作用,并指出在完成并购之后,财务整合可以为制造行业的后续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样能更好地体现积极的协同效应。他认为,在实际进行的企业并购行为当中,多数会因为并购双方原来实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经济环境都存在诸多差异而导致最后的并购失败(王刚,2021)。而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实现人才的留存,从而更好地提升整体竞争力;且这种强强联合或是强弱并存的并购局面可以提升其所在行业的整体利润。
学者张信勤与前者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有效的财务整合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综合竞争力水平,有益于企业和行业的未来战略发展。尤其是在并购后,应及时地进行财务高效整合,这是因为企业的经济关系主要依靠财务管理工作来维系(张信勤,2021),这样的话,有效的财务整合工作,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而系统流程化的财务整合,也作用于企业其他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能强化对被并购方的控制,真实反映并购质量。
学者于快和徐大展更侧重于有效财务整合后产生的协同效应。他们认为,财务整合工作能让并购后的企业对双方的整体经营情况进行把握,站在宏大的战略目标的立场上,可以让资金和资源都得到把控,进而提升各自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满足企业后续的发展需要。还可以大幅度降低财务上的风险,通过财务整合,达到规避企业在投资、融资和债务上可能产生的风险的目的(于快和徐大展,2020)。进而保障未来发展。
可以看出,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有一定的必要性。并购作为一种方式,给以企业财务整合强有力的推动力,而财务整合本身,也有效保障并购行为的成功落实。总结来看,各学者普遍认为,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工作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
(二)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存在的常见问题
在国内企业中,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尚未受到重视,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运作和实施手段仍不成熟。在理论上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但在实际使用中仍然会存在各种现实问题。不同的研究者们在其研究中也分别提及了这一问题。
研究者王建认为并购中的整合目标有时略显短视,缺乏战略性,尤其是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这样的追求短期利益会导致企业经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其在并购行为前后没有长远的战略部署,甚至异想天开而有失可操作性。同样地,经理人可能迫于股东压力而急于求成,一味追求是否并购的结果,忽视了财务整合,为企业将来发展带来隐患。另外,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不可避免,没有充分的事前调查也为企业并购行为带来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整合工作各结构之间往往存在内在逻辑联系(王建,2020),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整合工作没有统一性,会导致并购后的企业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盲人摸象的局面。
学者祁振林将财务整合问题归纳为计划、现状、评估和机制。和学者王建看法类似的是整合应有计划和对企业并购双方的财务现状审查这两个方面。但他独具一格指出不规范的资产评估和相应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缺失同样是企业财务整合存在的问题(祁振林,2020)。
研究者马振所认为的财务整合问题可以总结为战略目标、组织结构、财务体系和绩效评价四个方面。他强调的是财务部门的架构整合,提出实施垂直管理,并将聘任的财务总监选举进入董事会以保障财务后续整合工作的后续推进(马振,2020)。即组织架构的调整应充分考量并购双方的实际组织结构情况,要求符合并购双方的利益,才能稳定人员的预期,更好地进行之后的改革。
通过对各类文献的分析总结可以看出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系制度管理方面,包括被并购双方在统一财务管理制度下的水土不服,会计核算体系的格式目录等没能统一。二是人力资源方面,应在并购完成后及时落实措施以稳定人员的预期,且新的变动必然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此间要有合理可靠的风险防范机制。三是整合计划设计,尤其是未来经营战略应具有目标导向和目标行动的一致性。
(三)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如何实现风险控制和优化实施对策
通过对文献的进一步研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