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企划岗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选择题(共425题)
1、人们在厌弃喋喋不休的道德说教之后,曾经热情地呼吁过真实性,以为艺术的要旨就是真实;当真实所展示的画面过于狞厉露骨、冷酷阴森,人们回过头来又呼吁过道德的光亮,以为抑恶扬善才是艺术的目的。其实,这两方面的理解都太局限。杰出的艺术,必须超越对真实的追索,也必须超越对善恶的裁定,而达到足以鸟瞰和包容两者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中心命题就是人生的况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
A.体现出人生的况味才是真正杰出的艺术
B.人们对艺术的追求经历了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
C.对真实的追求和对善恶的裁定是艺术最重要的目的
D.对艺术来说,对真实的追索远比对善恶的裁定重要??
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文段最后一句话“杰出的艺术,必须超越对真实的追索,也必须超越对善恶的裁定,而达到足以鸟瞰和包容两者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中心命题就是人生的况味”是中心所在,它表明,艺术只有站在人生况味的角度上,才能实现对真实追索和善恶裁决的超越,才能称得上杰出。对照选项,只有A项符合这一表达。故选A。
?
2、绿豆:豌豆??。
A.家具;灯具
B.猴子:树木
C.鲨鱼:鲸鱼
D.香瓜:西瓜??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对于此题,考生常常是看到哪里就选到哪里,尤其是选项C,其中的“鲸鱼”其实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
3、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在欧美,古建实行的保存是比较晚近的进步。十九世纪以前,古代艺术的破坏,也是常事。幸存的多赖偶然的命运或工料之坚固。十九世纪中,艺术考古之风大炽,对任何时代及民族的艺术才有客观价值的研讨。保存古物之觉悟即由此而生。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讨论的是______。
A.我国古建保护不足的后果
B.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古建筑
C.艺术考古之风大炽的原因
D.欧美国家怎样保护古建筑??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看文段第二句的国度,提到欧美国家保护古物的觉悟,所以为了保持话题一致,主体应该是欧美国家。A、B、C三项主体错误。故选D。
?
4、386与36的积,减去36的平方,差是多少?()
A.16200
B.21600
C.12600
D.13600??
解析:参考答案:C
?
5、一个从小吮吸母文化长大的人一旦来到异国他乡,往往会遭遇“文化冲击”(CultureShock),有人更______地译为“文化休克”;这种不适应所在地文化、怀念故国文化的现象,就是乡愁。为了排遣深深的乡思、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大多数人都采取了______的态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巧妙?事在人为
B.形象?兼容并蓄
C.生动?入乡随俗
D.夸张?顺其自然??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从最后一句话的“为了排遣……、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可以看出,大多数人为了消除乡愁,采取了主动适应和融入的积极方式,因此,第二空应当填“入乡随俗”。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选项A,“事在人为”语义不明。选项B,联系前后文,“兼容并蓄”不符合题意。而选项D中的“夸张”则用词过于绝对,不合语意。
?
6、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______、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______;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漠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渗透?排挤
B.结合?无视
C.渗透?轻视
D.结合?限制??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三个阶段”对应“三个时期”,因此第一空应与“融合”相对应,选“渗透”比较恰当;第二空对应“漠视”,选“轻视”较为适合,故正确答案为C项。
?
7、当人们闻气味时,如果感觉到挥发在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就会对这种刺激性的气味作出反应。植物也会对气味产生反应,最明显的实例是果实成熟时的情形——如果将一枚成熟的果实和一枚尚未成熟的果实放在一个袋子里,未成熟的果实会更快成熟。这是因为成熟的果实散发出一种“成熟信息素”——乙烯,青涩的果实“闻”到这种气息后,也开始变得成熟。这种情形在自然界很普遍,当一枚果实开始成熟时,它会释放这种“成熟信息素”,周围的果实一旦“嗅到”这种气息,接着,整棵树甚至整片树林的果实几乎就会随之成熟。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______
A.植物会释放信息素
B.果实是如何成熟的
C.植物间会传递信息
D.植物和人也有共性??
解析: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