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中山市畅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395 KB
总页数:181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1.67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中山市畅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选择题(共425题)

1、这几天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常常

B.往往

C.突然

D.及时??

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常常: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

?

2、对于家长们来说,能够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亲身______到孩子的进步,是一次难得的亲子活动经历。同时,他们也可以在训练营中受到______,得到一些教育的灵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触?启示

B.感悟?启蒙

C.感受?启发

D.感觉?启迪??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第二空,与“得到一些教育的灵感”对应,“启示”、“启发”或“启迪”符合句意,排除B。第一空,“感触”作谓语动词时,后面不能接宾语。因此填入句中不恰当,排除A。与“感觉”相比,“感受”填入句中与“孩子的进步”搭配更恰当,且“亲身感受”为习惯搭配。故本题选C。

?

3、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发现有些人对于某些药物的反应和其他病人不同。例如,某种麻醉用肌肉松弛剂会导致特定的人无法呼吸。后来,科学家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类人拥有特定的基因。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研究人们之间的遗传差异是否可以促进医学发展出更高级的治疗手段,也就是说,根据个人的基因进行“量体裁药”?科学家已经辨认出了一批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基因,但是要真正实现,恐怕为时尚早。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基因学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医学

B.医学用药不当会导致人体遗传基因变异

C.人体的基因差异可能会体现在药物反应上

D.基因与药物能够相互作用的假设还无法证明??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根据“但是要真正实现,恐怕为时尚早”一句可知,基因学的研究成果还未广泛应用于医学实践,A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不是用药不当导致基因变异,而是基因的差异使得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根据“科学家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类人拥有特定的基因”一句可知C项正确。D项原文没有体现,为无中生有项。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

4、在海陆间水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海洋水的蒸发

B.大气的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地下径流??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人类不可能影响海水的蒸发,以及空气中水汽由海上输送到陆地上空,还有大气降水。惟一能影响的就是地表的径流,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或者采掘地下水等方式。

?

5、要购买一价值110元的物品,事先已付了10%的定金,问还要交多少钱才可买下?

A.100元

B.99元

C.98元

D.101元??

解析:参考答案:B

?

6、某商家买来1000朵花卉,进价5元一朵,运费共100元。当卖出800朵时,剩余的花卉以5折促销。要想获得5成的利润,每朵花的最初定价将是:

A.6.3元

B.7元

C.8.5元

D.9元??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设最初定价为x元,由题可得800(x-5)+200(0.5x-5)-100=0.5(1000×5+100),解得x=8.5,选C。

?

7、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__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导致什么都不得不舍弃。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装载??徜徉

B.承载??徘徊

C.装载??徘徊

D.承载??徜徉??

解析:参考答案:B

[解析]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突出承受之意,装载:用运输工具载。结合语境,承载符合,排除A、C选项。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徜徉:安闲自在的样子。所以B项正确。

?

8、(1)发现问题?(2)拿出备选方案?(3)调查研究?(4)确定方案

(5)付诸实施,解决问题??

A.1-2-4-3-5

B.1-2-3-4-5

C.1-4-5-3-2

D.1-3-2-4-5??

解析:参考答案:D

?

9、遐想:幻想

A.孤独:寂寞

B.失落:丢失

C.期望:乞讨

D.明天:梦想??

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遐想和幻想意思相近,词性相同。A项符合这种关系。

?

10、承诺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提出的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其构成要件是: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做出;承诺之意思表示须与要约一致;须在承诺期间做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情形构成承诺的是()。

A.甲向乙发出要约,丙得知后表示接受甲的条件

B.丙向丁发出要约,丁考虑后向戊表示同意甲的要约

C.何某向刘某发出要约,要求10天内给予答复,过期视为承诺,刘某未能如期答复

D.袁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