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现代篮球论文主题(二):决胜时刻;进攻;技战术.docx
文件大小:681.68 KB
总页数:55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74万字
文档摘要

现代篮球比赛决胜时刻进攻技战术的研究

—28—

传球投篮。

图3底角接球投篮

图4弧顶接球投篮

方法3:如图5,①持球,⑤由左侧3分线外向篮下纵深到左侧限制区线附近时突然变线至罚球圈右侧接①的传球投篮。

方法4:如图6,①持球,⑤由3分弧顶移动到低策应区,接①的传球投篮。

图5罚球线策应区接球投篮

图6接球低位投篮

对于接球后运球一次再投篮的动作过程,从测试结果来分析(见表17,方法5,方法6,方法7),经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完成这一动作的时间需要2秒左右。

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T555822105853

现代篮球比赛决胜时刻进攻技战术的研究

—29—

表17接球运球投篮时间统计

试验人

出手

方法5(秒)触圈

方法6(秒)

方法7(秒)

出手

触圈

出手

触圈

A

1.84

2.6

1.9

2.6

1.8

2.1

B

1.75

2.7

1.8

2.6

1.6

2

C

1.8

2.6

1.8

2.5

1.9

2.2

D

1.98

2.9

1.8

2.6

1.75

2.1

E

2.1

3

1.6

2.7

1.6

2.1

F

1.7

2.7

1.7

2.8

--

--

平均成绩

1.86

2.75

1.77

2.63

1.73

2.1

方法5:如图7,⑤由右侧底线移动到左侧底线3分线外,接①的传球后运球1次投篮。

方法6:如图8,⑤由左侧底线经篮下移动到3分弧顶,接左侧①的传球后,运球1次投篮。

图7底线接球后运球投篮

图8弧顶接球后运球投篮

方法7:如图9,⑤在左侧低策应区接①的传球,运球一次后勾手投篮。

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T555822105853

现代篮球比赛决胜时刻进攻技战术的研究

图9低位接球后运球投篮

对于接球后再传球一次给同伴,经过两人配合的投篮动作过程的测试,从测试结果来分析(见表18,方法8,方法9,方法10),经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完成这一配合动作的时间需要3秒左右。

表18接球传球投篮时间统计

试验人

出手

方法8(秒)触圈

出手

方法9(秒)触圈

出手

方法10(秒)

触圈

A、F

2

2.8

1.9

2.8

2.8

3.6

E、B

2

3

2.3

3.2

2.75

3.6

D、C

1.9

2.8

2.3

3.3

2.75

3.3

A、F

2.2

3

2.2

3

2.7

3.3

E、B

2.3

3.2

2.3

3.2

2.55

3.6

D、C

2.2

2.9

2.1

2.9

2.2

3.1

平均成绩

2.1

2.95

2.18

3.07

2.63

3.42

方法8:如图10,⑤由右侧沿底线移动,利用④的掩护到左侧3分线外接①的传球,④掩护后到3分弧顶接⑤的传球后投篮。

方法9:如图11,④从左侧底线利用⑤的掩护移动到三分线弧顶位置接①的传球,⑤掩护移动到左侧底角接④的传球后投篮。

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T555822105853

—30—

现代篮球比赛决胜时刻进攻技战术的研究

—31—

图10底线传球后弧顶投篮

图11弧顶传球后底线投篮

方法10:如图12,①传球给罚球圈弧顶附近的④,然后④球员把球传给右侧底线三分线外的⑤,⑤接球后投篮。

图12罚球区传球给外线投篮

对于接球后突破运球3次左右上篮的动作过程,从测试结果来分析(见表19,方法11,方法12),经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完成这一动作的时间也需要3秒左右。

对于接球后持球突破再传球投篮的动作过程测试,从测试结果来分析(见表19,方法13),经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完成这一突分配合的动作时间需要4秒左右。

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T555822105853

现代篮球比赛决胜时刻进攻技战术的研究

表19接球突破投篮

试验人

出手

方法11(秒)触圈

方法12(秒)

方法13(秒)

出手

触圈

出手

触圈

A

2.3

2.6

2.4

2.8

3

3.9

B

2.3

2.5

2.9

3.3

3.5

4.5

C

2.4

2.8

2.8

2.9

3.4

4.1

D

2.8

3.1

2.5

2.8

3.1

3.8

E

2.4

2.7

2.8

2.9

3.4

3.8

F

2.1

2.3

2.7

2.7

3.6

4.5

平均成绩

2.38

2.67

2.68

2.9

3.33

4.1

方法11:如图13,①持球,④溜底线接①的传球后突破上篮。

方法12:如图14,①持球,④沿底线移动到限制区后变向到三分线弧顶位

置接球,然后突破上篮。

图13底线突破上篮

图14弧顶突破上篮

方法13:如图15,①持球,⑤移动到三分线弧顶接①的传球,⑤突破后将球传给底角的④,④接球后投篮。

论文随机验证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