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依靠改革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pdf
文件大小:241.9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3.52千字
文档摘要

依靠改革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

3年前,我公司由于负担沉重,机制不活,管理粗放,任务不足,

资金匮乏,人心涣散,举步维艰。公司一班人抓住机遇,以邓小平理

论、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转机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下岗再就业,摆脱历史负担和债

务,强化内部管理,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逐步使企业走出困境,取

得了较好的成绩。1998年以来,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近9亿元,实现

利税达4000万元,工程质量优良率达60%以上,获建筑工程“鲁班

奖”1项,安徽省“黄山杯”3项,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百强

企业”、“全国综合施工生产能力500强企业”、“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

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全面推进企业改制工作。1997年下半年,公司抓住机遇,在

市委、市政府及市建委的支持下,对下属28个独立核算单位中的23

家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集团公司直接投资控股、职工参股的形式,

改制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公司投入国有总股本1537.2万元,

职工实际募股1100万元,职工募股人数达95%以上。有16家公司经

过职工民主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监事会和职工合股会。新体制的建

立,改变了过去集团公司一个法人参与市场竞争的局面,理顺了产权

关系,明确了内部的经济和权责关系,形成了多元投资的主体和市场

1

竞争主体。

二、抓住机遇,企业增资减债工作取得突破,社保体系建立完善。

集团公司历史遗留债务问题一直是阻碍和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

关键。从1997年开始,集团公司抢抓机遇,在上级各有关方面支持

下,积极争取到了免去银行贷款利息5200万元,本金4154万元分5

年还清的优惠政策。近3年每年还款830.8万元,累计偿还贷款本金

2492.4万元,余下1661.6万元将在今后两年还完。企业在积极解决

历史债务问题的同时,还为1400多名离退休职工解决了老有所养问

题,为4000多名职工建立了社保关系,解决了历史欠交的养老保险

金400万元,给辞退的农合工、劳合工和部分辞退职工发放补偿金

900多万元,消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确保了企业稳定。

三、实施人员分流,抓好减员增效工作。集团公司制定出台了减

员增效实施方案,精减机构,压缩二、三线非生产人员,对到期的劳

合工、农合工、征地协议工1400多人及时进行了清退,解除了劳动

关系。成立了下岗就业服务中心,下属单位成立了18个分中心,加

大职工下岗进出中心的力度,做到规范运作。到目前为止,下岗进中

心托管的职工2201名,已出中心的1550名。通过规范劳动用工,实

施下岗分流等措施,公司现有在册职工由1997年的7099人,减少到

3700多人,从而减轻了企业负担,收效明显。

2

四、完善改制后的配套工作,规范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制后,

集团公司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工作暂行规

定》、《各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层运行规则》、《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工

作暂行办法》、《关于对新老“三会”成员管理工作规定》等一系列规

范企业运行的规章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还明确了各有限责

任公司的党总支(支部)书记为国有资产产权代表,受集团公司委托

管理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此外,按照《公司法》的规

定,及时召开改制公司股东或股东代表大会,董事长、监事会召集人、

财务部门负责人分别向股东大会作工作报告,如实报告公司经营业绩,

并对经营性亏损和工程项目亏损作重点剖析,拿出整改方案提请股东

大会审议。通过召开股东大会,增强了广大股东的参政议政意识,加

大了企业经营者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五、实施资产联合、合并重组,适时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按照“资

产联合,优势互补、归并重组”的原则,将钢模租赁公司和机具租赁

公司合并重组,以充分发挥其业务相近、优势互补的作用。对建工门

窗厂、设备安装公司、水泥制品公司本着三家自愿的原则,经股东会

同意,进行了合并重组,成立“合肥建工建筑构件有限责任公司”,

为一个机构、两个牌子、一个法人,按全新的机制进行运作。合并重

组后的两个公司壮大了企业实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走上了稳定发

3

展的轨道。

六、强化内部管理,促进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一是结合企业“贯

标”工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