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四川绵阳交发港航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化选聘建设管理部部长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386 KB
总页数:177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1.29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四川绵阳交发港航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化选聘建设管理部部长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选择题(共425题)

1、现实中,有不少抱着良好初衷的公共政策,由于少了点“效果导向”,往往______,甚至好心办坏事。如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强制铲除原有作物,为实现产业扶贫而盲目跟风上马一些项目,引发公众不满。这样的情况,不仅造成了“决策浪费”,更侵蚀到政府公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添枝加叶

B.画蛇添足

C.横生枝节

D.节外生枝??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抱着良好初衷的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因为缺乏导向,会意外地出现一些状况。“甚至好心办坏事”是隐藏的关键信息,空白处填写的成语在程度上弱于“好心办坏事”,“横生枝节”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与题意符合。“添枝加叶”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节外生枝”则指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后三个成语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原意。本题答案为C。

?

2、由3、7、9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A.6个

B.7个

C.5个

D.4个??

解析:参考答案:A

?

3、认知干预:认知干预的原则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决定于其内在的认知观念,个体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其头脑中不合理的认识观念,认知干预就是要以正确的理论知识来改变个体的不合理认识。下列不属于认识干预的是??。

A.在实施某项手术前,医护人员以正确的医学和生理学知识告诉病人此项手术是必需和安全的,消除病人的焦虑

B.学校有计划,按步骤地对学校中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他们的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的变化

C.对于抑郁症患者,给其提供另一种可以解释其观察和经验的概念系统从而取代其原有的信念

D.教师向渴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在取人员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理解“认知干预”要抓住关键词“正确的理论知识”、“不合理认识”,选项D中教师向渴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在职人员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并不是说原来在职人员的理论认识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D。

?

4、人体内50%(女)到60%(男)的重量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多达体重的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的3%.而这3%的淡水中,可直接饮用的只有0.5%。所以说,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这段文字说明的是??。

A.地球上饮用水资源少

B.水是人类生命的要素之一

C.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缺乏??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文段从两方面讲述了水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一方面是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一方面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相当匮乏。“所以说”引导的句子即文段的中心句。故选C。

?

5、一国丧失过量表土,需进口更多的粮食,这就增加了其他国家土壤的压力;一国大气污染,导致邻国受到酸雨的危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几乎可以危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

??下述哪项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

A.环境危机已影响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可能引起国际争端

B.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先污染、后治理是一条规律

C.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上,发达国家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D.环境问题已成为区域性、国际性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题干所描述的是:一国丧失表土会增加其他国家土壤的压力;一国大气污染会导致邻国受到酸雨危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将危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环境问题将导致区域性、全球性的危害。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的任务。故选D。

?

6、在这种观念下,人类是被“毒”包围着的。人类想象自己生活在恶意四伏的环境中,随身携带各种防范工具,随时准备抵御任何来犯之毒,也不断地发明新的消毒工具和消毒手段,不断“发现”新的潜在之毒。人类与体内的毒作战,与大气中的毒作战,与表皮上的毒作战。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然而,真的有一种叫做“毒”的东西吗?如果这种东西真的存在,真的就能消得让人放心吗?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消毒”的看法是:

A.支持

B.中立

C.不支持

D.不确定??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然而”前内容为,“在这种观念下”,人类被各种“毒”包围,于是人类想象自己生活在恶意四伏的环境中,不断地与各种“毒”作斗争;“然而”转折后,提出疑问“真的有一种叫做‘毒’的东西吗”“如果这种东西真的存在,真的就能消得让人放心吗”。由后两个问句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