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有限公司
井工煤矿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方案之
安全监控系统监测预警处置方案
依据《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及集团公司要求,为有效预防瓦斯、一氧化碳超限、主通风机停电停运、风筒无风、烟雾报警、联网传输中断等风险,杜绝黄色及以上预警。特制定如下***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监控系统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方案。
一、成立安全监控系统风险监测预警组织机构
(一)人员组织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防治水副矿长、通风副总工程师、安全副总工程师、回采副总工程师、开掘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
成员:井下各单位及部室正职
(二)机构职责
1、负责制定预警信息的分类及预防措施。
2、制定汇报程序、处置方法、现场核查、报告上报及处理措施等。
二、安全监控系统风险预警信息分级标准
1、CH4监测数据
时长(T)min
CH4浓度(%)
1≤CH4<1.5
1.5≤CH4<2.0
2.0≤CH4<3
CH4≥3
T<5
蓝
黄
橙
橙
5≤T10
黄
橙
橙
红
T≥10
橙
红
红
红
2.CO监测数据
时长(T)min
CO浓度(ppm)
24≤CO<100
100≤CO<300
300≤CO<500
CO≥500
T<20
蓝
黄
黄
红
20≤T<30
黄
橙
红
红
T≥30
红
红
红
红
3、主通风机
主通风机主备机全停时长(T)min
T≥10
红
4、风筒
风筒无风状态时长(T)min
T<10
10≤T<30
30≤T<60
T≥60
蓝
黄
橙
红
5、烟雾
烟雾有烟状态时长(T)min
T<10
10≤T<30
30≤T<60
T≥60
蓝
黄
橙
红
6、联网数据传输
指标名称
蓝
黄
橙
红
备注
传输中断T(分钟)
20min<T≤30min
30min<T≤50min
50min<T≤60min
60min≤T
报备除外
三、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流程
(一)信息核实与分析
1、矿调度室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通知就近作业人员携带便携式检测仪器前往预警区域进行现场核实,同时调取视频监控画面等,对预警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判断预警的真实性和严重程度。
2、若现场核实数据与监控系统数据存在较大差异,需检查传感器是否故障、传输线路是否正常等,及时排除误报因素;若现场核实情况与预警信息一致,则进一步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二)分级响应与处置措施
1、四级预警(蓝色预警)
应急响应:监测人员发现预警后,立即核实数据,向通风区值班室和调度室报告。通风区安排通风区带班领导和瓦检员到现场检查、核实,调度室关注情况。
处置措施:通风区带班领导和瓦检员现场检查、核实,检查通风设备运行情况,确保通风正常。若发现局部通风不良,及时调整风筒位置等。同时,每隔30分钟对现场情况进行一次监测,做好记录并及时汇报通风区值班室。
2、三级预警(黄色预警)
应急响应:通风区长和预警区域单位负责人到现场指挥,通知井下相关作业区域的带班领导,停止作业,组织人员对预警区域及周边进行全面检查。
处置措施:在预警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加强通风管理。对可能产生预警因素的关键部位重点检查,查找异常原因。每15分钟对现场情况进行一次监测,做好记录并及时汇报通风区值班室和调度室。
3、二级预警(橙色预警)
应急响应:矿领导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通知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切断预警区域及周边的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组织人员按预定路线撤离到安全地点。
处置措施:全面加强通风,优化通风系统,确保预警介质浓度和时间尽快降低。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光学甲烷检测仪及其他相关仪器对井下通风系统、瓦斯排放系统等进行详细检查,查找泄漏源或积聚原因。每10分钟对现场情况进行一次监测,做好记录并及时汇报通风区值班室和调度室。
4、一级预警(红色预警)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全面指挥救援工作,通知矿山救护队赶赴现场,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报告。通过广播、电话等方式通知所有井下人员紧急撤离,在井口设置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处置措施:矿山救护队进入井下,佩戴正压氧气呼吸器,携带多种检测设备,对井下环境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利用通风机、风障等设施,合理调整通风系统,稀释有害气体浓度。每5分钟对现场情况进行一次监测,做好记录并及时汇报通风区值班室和调度室。根据检测数据及时调整救援方案,防止发生瓦斯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确保通信畅通,及时传达指令和汇报情况。同时,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和整理,为后续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依据。
凡发生黄色及以上预警信息的,必须在30分钟内将原因汇报集团公司生产调度室和通防管理部;次日17时前要核实分析、查明具体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形成核实报告并上报。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