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制作校园模型》教案
【核心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与要求】
13.1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
①通过观察,提出并描述简单的制作问题。
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②学会使用简单的草图,说出自己的思路。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③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
④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并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教材简析】
本课是粤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课《制作校园模型》。这堂课旨在引导学生将熟悉却抽象的校园空间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实物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校园建筑布局与方向,培养空间认知能力,提升动手实践水平,还能在交流合作中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建立对校园更深刻的情感连接。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欲望,但动手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还较弱。他们对校园环境较为熟悉,但可能缺乏从整体上观察和把握校园布局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制作校园模型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能够清晰了解校园中各建筑物的位置、方向和形状,通过观察准确提出并描述简单的制作问题,熟练学会使用简单的草图来表达自己的制作思路,形成对校园空间布局以及模型制作流程的初步科学认知。
2.科学思维
在观察校园平面图、绘制校园简图和制作校园模型的全过程中,能够逐步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学会从二维平面到三维实体的转换思考;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有条理地规划制作步骤和解决遇到的问题。
3.探究实践
通过亲手绘制校园简图和制作校园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学会熟练使用简单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在遇到材料使用不当、折叠方法错误等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并找到解决办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责任态度
在小组合作绘画和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学会与小组成员积极沟通、相互协作,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校园模型的方法和步骤,能够根据校园平面图绘制校园简图并制作出简单的校园模型。
2.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校园各建筑物的位置、方向和形状,在制作模型时能够合理布局和精细制作。
【教学准备】
学生:绘有校园简图的卡纸、A4纸、手工胶、安全剪刀、彩笔、名称卡片。
教师:教学课件、校园平面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与问题
【PPT:1-2】
情境创设:“同学们,为了更方便地给来校参会的老师们介绍美丽的校园,我们可以制作一个校园模型。”
2.展示校园美丽景色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制作我们校园的模型。”(板书课题:制作校园模型)
认真倾听,观看图片,思考如何制作校园模型
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提高积极性。再展示校园美景图,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与共鸣,产生制作模型的意愿,为后续教学铺垫。
探究与发现
【PPT:3-7】
探索一:绘制校园简画
1.提出问题:“同学们,制作校园模型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邀请多个小组代表发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描述,给予耐心地指导和建议。
3.引导学生说出制作模型的第一步要绘制校园简图,进一步提问:“我们要通过观察校园平面图,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校园各建筑物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在卡纸上画出校园简图。我们要怎么做呢?”
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形状认知:以教学楼形状像数字3为例,强调观察建筑物形状对绘制简图的重要性,让学生留意其他建筑物的独特形状特征。
5.教师进行绘图指导:指导学生在白纸上先标出方向,一般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然后根据观察结果,用简单线条勾勒出各个建筑物的轮廓,提醒学生注意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比例。
6.组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画,教师巡视,给予耐心地指导和绘画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讨论:“我们刚才是怎样画出校园简图的?”
7.鼓励学生积极总结,然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明确画简画的方法。
【PPT:8-13】
探索二:制作校园模型
1.引导:“同学们,我们已经画好校园简图了,但怎样制作一个简单、实用的校园模型呢?”
2.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材料选择和制作步骤两方面讨论。
3.向学生展示制作校园模型所需的材料,如A4纸、手工胶、安全剪刀、彩笔、绘有校园简图的卡纸,介绍每种材料的用途。
4.步骤讲解:详细讲解制作步骤,先按照校园简图将A4纸裁剪、折叠成建筑物的大致形状;接着用彩笔对建筑外形进行装饰,增添色彩和细节;最后使用手工胶将建筑物粘在校园简图的对应位置,并粘贴名称卡片。
5.安全强调:着重强调使用剪刀时的安全事项,如不要拿着剪刀奔跑、不要将剪刀对着他人等。
6.实践指导: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在教室里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