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制作校园模型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紧紧围绕单元活动主题开展第三个活动——制作校园模型。教材设计2个“问题与想法”和1个“思考与练习”。
第一个问题与想法是制作校园模型前的准备。在探索与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平面图,交流校园各建筑物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在卡纸上画出校园简图。通过探索与实践,学生发现手绘校园简图的方法。
第二个问题与想法是制作简单、实用的校园模型。在探素与实践中,引导学生利用制作材料制作校园模型,在展示交流中相互评价,改进模型作品。
在思考与练习部分,与单元主题活动相呼应,引导学生扮演角色综合利用“前后左右、远近、上下、里外、旁边”等词语整体介绍校园建筑物方位。
通过制作校园模型活动,学生进一步熟练辨别位置和方向,并利用位置和方向准确设计建筑物的位置。反过来,学生利用校园模型向与会教师介绍校园建筑物的方位,不仅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能感觉到科技模型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学习者分析:
制作建筑类模型的活动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动手活动。他们从小就喜爱搭建各种建筑积木,积累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布局搭建的能力。但他们还没尝试过根据建筑物的真实位置和方向进行布局的搭建,而且一年级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有限,因此制作简易的校园建筑物布局模型对他们未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制作简易模型前,要指导学生先观察校园,再应用前两课学到的方法,以校园中的某一建筑物为参考对象,确定每栋建筑物在校园中的位置和方向,并画成校园布局简图,为学生正确摆放建筑物模型提供依据,适当降低模型制作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进行作品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事。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用“上北下南,左东右西”表示平面方向。2、科学思维:通过制作校园平面图认识平面方向,通过制作校园模型描述平面图物体方向。3、探究实践:能绘制简单的校园建筑物布局图,并制作简单的立体图型。4、态度责任:对模型制作感兴趣,对他人作品能诚恳提出建议,能听取他人观点。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
教学难点:绘制校园筒图并制作模型。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游戏教学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纸、纸盒、直尺、橡皮泥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1、小时候,我们用积木搭建过哪些模型?(学生回答)
2今天,我们用纸盒、卡纸等材料也来制作一个模型——校园模型。校园模型,可更方便地给来校参会的老师们介绍美丽的校园。(板书课题)
制作校园模型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又该如何制作呢?
二、制作模型准备
1、观察校园平面图,校园有哪些建筑物?(课件出示课本第10页的平面图)教学楼、综合楼、操场、图书馆、校门、行政楼。
2、与同学交流一下校园各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
(1)引导学生知识回顾:
①表示位置的词语有哪些?(前后左右、远近、上下)
②表示方向的词语有哪些?(东南西北)
(2)观察平面图上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3)(课件出示第10页的校园平面图)这幅平面图上的方向只标注了“北”。其他方向怎么辨别?(按照“东南西北”顺时针判断,依次是东、南、西)
(4)填写记录单。(按照示例讨论交流)
建筑物
位置和方向
教学楼
操场北面
3、观察校园各建筑物的形状像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教学楼像数字3,综合楼像数字6.操场像数字10,行政楼像数字7,图书馆像小乌龟。
4、请按照校园各建筑物位置和方向在卡纸上画出校园简图。(摆好材料和工具。小组合作完成校园简图。)
(1)准备材料和工具:直尺、橡皮泥、铅笔和卡纸。
(2)提醒学生注意:卡纸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制作简图时,尽量考虑建筑物外形,做到形象、精准些。
三、制作校园模型
1、准备所需材料。
A4纸、手工胶、剪刀、绘有校园简图的卡纸。
2、根据校园简图,学生完成校园模型的制作。
(1)强调: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建筑物的位置、大小、比例,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距离;绘制出的作品要有艺术上的美感。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操作有困难的同学,及时指导。提醒学生要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事项。
四、展示评价
1、制作完成后,举行“校园模型展览会”,与同学们交流你的体会。
(1)各小组展示作品,其他组的成员轮流欣赏,并从布局是否合理、制作是否精致、是否简单实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2)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优点、确点。
2、各小组根据同学的建议,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