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课 描述位置 教学设计科学一年级下册粤教粤科版(2024).docx
文件大小:48.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3.12千字
文档摘要

第1课《描述位置》教案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与要求】

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①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教材简析】

本课是粤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课《描述位置》。这堂课旨在引领学生开启对空间位置概念的认知之旅,让他们学会运用简单的方位词精准描述位置。这不仅为后续深入学习空间与图形相关知识筑牢根基,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助力学生敏锐感知生活与科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激发他们对科学世界的探索热情。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爆棚的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空间位置的感性经验,比如能够大致区分前后左右。然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在萌芽阶段,对于如何系统、准确地描述位置的方法,还缺乏清晰的认知。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丰富多样的具体情境和趣味盎然的活动,帮助他们将零散的生活经验转化为系统的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能够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2.科学思维

通过参与观察、热烈讨论以及趣味十足的游戏等活动,深度激发空间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熟练掌握借助固定物体或者他人位置来确定自身位置的方法。

3.探究实践

通过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切实掌握描述位置的技巧,全方位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责任态度

激发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养成认真倾听、积极协作的学习态度,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方位词,精准无误地描述物体和自身的位置,做到在不同情境下都能准确表达。

2.教学难点

能深入理解以不同主体为参照来描述位置的方法,使其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境中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校园平面图、教室布局图、红旗和眼罩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与问题

【PPT:1-3】

导入环节:情境创设

师说:“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要举办一场非常重要的教学研讨会议,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名‘校园小导游’,为参会的老师们介绍一下学校各个建筑物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呢?”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进一步地抛出问题:“那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校园小导游’,大家觉得我们要知道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待学生充分发言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再次强调:“大家说得都很对,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会描述位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描述位置。”(板书课题:描述位置)

预设:想

预设:要知道学校有哪些建筑、得清楚路该怎么走

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真实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探究与发现

【PPT:4-7】

1.描述自己在教室的位置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教室是我们每天学习的地方,相信同学们也很熟悉,那你能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试着用“前、后、左、右、远、近”等词语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结合我们的固定语句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如,我坐在教室______,距离______(前门/后门/窗户/黑板)______(远/近),我前面是____,后面是____,左边是_____,右边是_____。”

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状态。

讨论结束后,邀请多个小组代表发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描述,给予耐心地指导和建议。

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讨论:“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描述自己的位置呢?”鼓励学生积极总结,然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明确描述位置的方法。

【PPT:8-11】

2.描述物体的位置

师说:“同学们,我们能很好地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那你能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吗?今天我们来一起玩个超好玩的游戏叫蒙眼摸旗。”讲解“蒙眼摸旗”游戏的规则,即把一名同学的眼睛蒙起来,另一位同学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描述红旗的位置,指挥蒙眼同学摸到红旗。

随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游戏和指挥的机会。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准确地描述红旗的位置。

结束后,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刚才通过游戏运用了哪些词语描述的位置?填写在课本P4。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以上活动,你认为我们可以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

小结:描述物体的位置时,需要以寻物人为主体,用“上、下、前、后、左、右、里、外、中间、旁边”等词语进行描述。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预设:我坐在教室中间,距离前门远,我前面是小明,后面是小红,左边是小刚,右边是小丽。

预设:可以借助固定物体或其他人的位置,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