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焊接机器人编程及应用 第2版 教案-教学设计项目2 揭开焊接机器人的神秘面纱 .docx
文件大小:292.33 K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38万字
文档摘要

项目二任务2.1教学设计

课题

焊接机器人系统认知

备课人

授课日期

(一)教学理念

依据职业院校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融合多元资源,强化实践与素养培育”的理念贯穿始终,借助微课、微视频、虚拟仿真等数字资源开展教学。针对基础薄弱学生,通过微课强化基础;利用微视频的直观性和可重复性,契合学生学习习惯,实现精准教学;借助虚拟仿真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下实践操作,提升技能水平,帮助学生掌握焊接机器人系统知识与技能;同时,以灯塔传承的形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未来工作筑牢基础。

(二)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焊接机器人编程及应用》(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作为教学教材,围绕焊接机器人,涵盖基础理论、操作编程、工艺应用等内容,以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本次课聚焦教材中焊接机器人系统认知相关章节,虽对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有阐述,但在系统各部分协同工作机制、不同场景下应用差异等方面讲解不够深入,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焊接机器人基础课程,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如焊接基本概念、机器人运动基础等,对焊接机器人有初步认识。然而,在操作技能方面,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操作熟练度高,部分学生在复杂操作上存在困难。同时,学生对焊接机器人系统的整体认知不够全面,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系统故障诊断和优化时,往往不知所措。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焊接机器人的系统组成;能够阐明焊接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焊接机器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完成焊接机器人系统的模块辨识及功能描述,学会对系统进行简单的调试和维护;熟练掌握焊接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如编程、启动、停止等。

3)素养目标

通过先进制造装备和技术认知学习,了解焊接机器人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培养学生求知创新的学习态度。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激发学生对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创新探索精神,鼓励提出新想法和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深入剖析焊接机器人系统的组成,详细讲解各部分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阐释焊接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包括示教-再现、运动控制等核心原理;介绍不同类型焊接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应用案例,分析其优势和适用场景;通过实际操作和虚拟仿真,让学生亲身体验焊接机器人的操作流程,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焊接机器人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协同工作机制;焊接机器人的示教-再现原理和运动控制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机器人类型和工艺参数。

教学难点

理解焊接机器人运动学正解与逆解的数学原理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掌握传感系统在焊接过程中的信号采集、处理和反馈机制;学会分析和解决焊接机器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

重难点解策

发布针对性微课,深入讲解运动学正解与逆解等重难点知识,通过动画演示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利用微视频展示传感系统工作过程,详细讲解信号采集和处理方式,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

借助虚拟仿真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系统搭建,选择合适的设备仪器,积累实践经验。

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共同攻克重难点。

思政融入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焊接领域大国工匠事迹,如李万君的故事,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在介绍焊接机器人分类和应用时,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人工焊接与机器人焊接的优缺点,思考两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在讲解工艺辅助设备中焊接烟尘净化器等环保设备时,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在提及焊接机器人操作安全相关内容时,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资源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焊接机器人系统知识,构建学生知识理论框架。通过PPT展示、板书推导等方式,讲解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等内容。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焊接机器人操作流程和调试方法,学生观察学习。如演示机器人编程、启动、停止等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正确操作方式。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探讨不同焊接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故障原因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线上通过教学平台发布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预习;线下进行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答疑,同时结合讲授法,系统讲解焊接机器人系统组成。

微视频教学法:运用微视频,展示焊接机器人复杂结构、工作过程和操作技巧。学生可按需观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在真实设备上操作焊接机器人,教师现场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虚拟仿真教学法: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焊接机器人操作练习、工艺参数调试和故障排查,降低实践成本和风险。

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