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任务4.2教学设计
课题
点动机器人沿板-板T形接头角焊缝运动
备课人
授课日期
(一)教学理念
依据职业院校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融合多元资源,强化实践与素养培育”的理念贯穿始终,借助微视频、虚拟仿真等数字资源开展教学。利用微视频的直观性和可重复性,契合学生学习习惯,实现精准教学;借助虚拟仿真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下实践操作,提升技能水平,帮助学生掌握焊接机器人系统知识与技能;同时,以灯塔传承的形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未来工作筑牢基础。
(二)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次课选用的教材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焊接机器人编程及应用》,该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术语规范,是面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结合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教学特点编写的。
本次课聚焦教材中T形接头角焊缝运动的相关内容。教材详细阐述了焊接机器人平角焊的运动路径和焊枪姿态规划的操作方法及步骤,但在T形接头角焊缝实际应用、机器人操作细节等方面不够深入,需补充拓展以助学生深入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焊接机器人基础理论知识,如焊接基本概念、机器人运动基础等,对T形接头有一定认知。但操作技能水平不一,部分学生在复杂T形接头焊接任务中存在困难,对机器人焊接系统的整体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焊接质量问题和路径优化时,往往缺乏有效解决思路。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学生能深入理解T形接头角焊缝的特点和常见坡口形式;熟练掌握机器人示教时常用的坐标系及其特点;熟悉焊接机器人系统的运动轴分类以及工件坐标系的定义和作用;了解焊接机器人本体轴在工具坐标系中的运动特点以及点动焊接机器人的操控方式。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给定的T形接头焊接任务,合理规划机器人焊枪的姿态,包括确定进角、工作角以及焊枪指向位置等参数;能够手动操控机器人沿T形接头角焊缝运动。
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激发学生对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创新探索精神,鼓励提出新想法和解决方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质量意识,使其理解高质量焊接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深入剖析T形接头角焊缝的特点和常见坡口形式;详细讲解如何利用示教盒实时查看和精确调整机器人焊枪姿态;;阐释如何手动操控机器人沿T形接头角焊缝运动;通过实际操作和虚拟仿真,让学生亲身体验焊接机器人的操作流程,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T形接头角焊缝的特点、坡口形式以及机器人焊枪姿态规划方法;焊接机器人示教时各坐标系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手动操控机器人沿T形接头角焊缝运动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T形接头尺寸和焊接要求,准确规划机器人焊枪的姿态和运动轨迹;理解焊接机器人本体轴在工具坐标系中的运动特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焊接任务中;在焊接路径示教过程中,确保机器人各关键位置点的位姿准确无误,并实现平滑的运动过渡。
重难点解策
利用微视频展示焊接机器人操作过程,详细讲解各步骤要点,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
借助虚拟仿真软件,设置常见焊接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练习,积累实践经验。
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共同攻克重难点。
思政融入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焊接领域大国工匠的事迹,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强调焊接质量对产品安全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学生的质量意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培养创新精神,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四)教学方法与资源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T形接头角焊缝和焊接机器人相关知识,构建学生理论框架。通过PPT展示、板书推导等方式,讲解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等内容。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焊接机器人操作流程和调试方法,学生观察学习。如演示机器人编程、启动、停止等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正确操作方式。
微视频教学法:制作和运用微视频,展示焊接机器人复杂结构、工作过程和操作技巧。学生可按需观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在真实设备上操作焊接机器人,教师现场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虚拟仿真教学法: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焊接机器人操作练习、工艺参数调试和故障排查,降低实践成本和风险。
教学资源
数字化教材:/details?courseId=productId=26527productType=20
微视频:T形接头机器人平角焊的运动路径和焊枪姿态规划。
线上虚拟仿真:\o/Login?code=zjnuedu/Login?code=zjnuedu/details/page?id=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