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国际商务
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Business
学时数:每周2学时或3学时
学分数:2(或3)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适用专业:国际商务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Business)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应用型的经济管理类课程,主要研究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商业活动及其管理策略。其核心特点是:
跨学科性:融合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跨文化管理、国际物流、国际财务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全球化视角: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3)实践导向:强调案例分析、企业国际化战略制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国际市场营销策略选择等实际应用能力。
(4)动态发展性:随着全球贸易规则(如WTO、RCEP)、数字贸易和数字经济、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变化,课程内容需不断更新。
2.课程任务
国际商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理解国际商务环境:掌握全球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宏观环境对国际商务的影响;熟悉国际贸易体系(如WTO规则、区域贸易协定);了解国际金融体系(汇率、外汇市场、国际支付方式)。(2)掌握国际商务理论:学习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分析国际直接投资(FDI)与跨国公司(MNC)的运营模式;理解国际市场进入策略(出口、合资、并购、特许经营等)。(3)培养国际商务决策能力:能够进行国际市场分析(PESTEL分析、波特五力模型);掌握国际商务谈判技巧(跨文化沟通、合同条款制定);熟悉国际供应链管理与全球采购策略。(4)提升国际风险应对能力:识别和管理国际贸易风险(汇率风险、政治风险、信用风险);了解国际商务争端解决机制(WTO争端解决、国际仲裁);掌握合规管理(反倾销、出口管制、数据跨境流动法规)。(5)结合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趋势:分析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数字贸易)对国际商务的影响;探讨ESG(环境、社会、治理)在国际商务中的应用。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有: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国际商法、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学、国际市场营销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国际商务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际商务活动的发展历史;掌握国际商务的概念;熟悉国际商务的研究对象和活动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商务的概念
国际商务研究对象的演变
贸易式和契约式国际商务活动
教学流程设计:
1.1引言
教学目标:介绍国际商务的发展演变历史
案例导入
简单介绍开篇案例
案例讨论
提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营活动与以往的国际商品交换有何不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营活动为何采用垂直一体化的模式?
延申导入
人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简单演变发展
国际商务学作为新兴学科的创立及其发展
1.2国际商务的概念
教学目标:掌握国际商务概念的内涵
不同定义展示
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典型定义
提问:这些定义有哪些共同点?
概念小结
在总结上述代表性定义的共同点之上归纳出国际商务的定义
1.3国际商务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商务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发展
外国论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观点
跨国论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观点
多国论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观点
认识论
与上述三类研究对象的区别
决策方式的差异:传统决策与现代决策;国内决策与国际决策
决策方式对国际商务的影响
1.4国际商务活动的形式
教学目标:掌握四类国际国际商务活动形式的主要内容
1.贸易式
该类国际商务活动的内涵
国际货物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
跨境数据流动
2.契约式
该类国际商务活动的内涵
授权许可
特许经营
合同制造
管理合同
工程承包(BOT和交钥匙工程)
服务合同
国际租赁
3.权益式
该类国际商务活动的内涵
外国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
4.联盟式
该类国际商务活动的内涵
国际战略联盟
第2章全球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全球化的含义;理解全球化的驱动力;熟悉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变化;领会全球化的曲折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全球化的两个驱动力
全球化曲折发展的内在逻辑
教学流程设计:
2.1引言
教学目标:描绘全球化图景,大体介绍全球化的演变发展
案例导入
简单介绍开篇案例
案例讨论
提问:主要发达国家积极吸引制造业回流的动因是什么?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对全球化有什么影响?
延申导入
全球化在人类不同阶段的演变发展历程
2.2全球化的概念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