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焦点访谈预制菜新“食”尚 .pdf
文件大小:273.7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3.1千字
文档摘要

焦点访谈预制菜新“食”尚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提振消费也需要开辟新赛道,比如现在有

很多种新型消费正在崛起,其中有一种就是预制菜的消费。现在就连佛跳

墙、麻辣小龙虾,这些餐桌上的“硬菜”“大菜”都有了预制菜,买回家

简单烹饪就能上桌。要在以往,就算会做饭,很多人也很难有时间在工作

日里做上一顿大餐。但是有了预制菜,就连烹饪小白也能变身大厨,轻松

做好一桌大菜。

葛梦凡是一位美食博主,经常在网上和大家分享各种美食。对于她和

许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餐桌上热腾腾的饭菜,是他们忙碌一天后的

慰藉。但繁忙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让这些年轻人很难抽出时间做饭,

于是方便快捷的预制菜成了他们的“新宠”。

今天,葛梦凡做的腌笃鲜是一道加热即食的预制菜,她只需要将汤包

和已经搭配好的各种配料放到锅中,加热五到六分钟后,就做好了这道菜。

像葛梦凡这样经常买预制菜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周末,记者来到一家超市,看到种类丰富的预制菜已经按照制作方法

分门别类地摆满了几个货架。

有的是已经配好配料、只需要简单烹饪的半成品预制菜;有的是不需

烹饪、加热即食的预制菜;有的是不需烹饪也不需加热、打开直接吃的预

制菜。各种预制菜品以最便捷的方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美食变得简单易

得。

其实,这种深受大众喜爱的预制菜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早在几十年前,

市面上就有速冻饺子和一些半成品家常菜,可以说是预制菜初期的形态。

但当时预制菜的种类很少,味道也不可口,加上不符合当时大众的消费习

惯,所以并没有真正地融入百姓生活。

近些年,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消费需求也在

升级。人们不想在做饭上花费太多时间,要吃得方便、快捷,同时还要求

花样丰富、美味可口。

这些新的消费需求也让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从2023年

开始,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开始快速扩大;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

模为4196亿元;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

小小预制菜正在发展成消费大市场。

这些预制菜不仅满足了人们新的消费需求,也让许多食材和制作工艺

复杂、人们一般不轻易在家制作的中华传统美食走入了百姓生活。

像福建传统名菜“佛跳墙”,在人们印象中似乎只有餐厅里的高级大

厨才能做出来。现在被做成预制菜后,人们在家就能复刻餐厅里的这道大

餐。而这道用料新鲜、原本只有在南方才能尝到的特色春菜腌笃鲜,被做

成预制菜后,无论你在哪里都能享受到这个好味道。

从小吃到大餐,从日常便饭到聚会宴请,现在,预制菜几乎囊括了人

们所需的全部菜品,满足各种美食需求。

制作这些预制菜,不仅要保持原汁原味,还要保证菜品卫生、安全,

这是生产预制菜的关键。在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行业内的人士一直

都在摸索、尝试,不断进行改进。

福建人林铖蓁对“佛跳墙”这道菜有着特殊的感情。小时候,每到逢

年过节,他的外婆总会提前准备好各种原料,忙活一个礼拜,就为了给大

家做这道菜。家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的情景,是林铖蓁童年里温暖的

回忆。

这个周末,家人团聚,林铖蓁特地去超市买了这道佛跳墙的预制菜。

“佛跳墙”不是一道简单的菜品,它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使用多种

珍贵食材。这每一道工序的时长和火候,每种食材的比例都要精准控制,

稍有偏差就会影响菜品的口感。

而要将预制菜产业化,在大量生产的同时保证品质,就必须将这些复

杂的制作工艺量化成一个个清晰的生产标准,并用现代化的生产线进行精

准的把控,才能保证生产的每一份预制菜都品质达标且稳定。

刘阳玉所在的餐馆是一家百年老字号,制作佛跳墙的技艺被列入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做的佛跳墙醇香浓郁,很受消费者欢迎,但

只能堂食,销量有限。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八年前,这家餐馆决定将佛跳墙研发成预制菜,

这对于刘阳玉他们这些研发人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经过多次试验、改良,企业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标准的生产配方,并制

定了严格的生产规范。每种食材要清洗几遍、不同食材加工后怎么分类储

存等等,每一道制作流程都有精确的标准,确保做出的菜品既美味又安全。

就这样,这道工艺复杂的福建名菜“佛跳墙”变成了能在家吃到的美

味大餐。这道预制菜不仅很受国内消费者的欢迎,还打开了海外市场。

标准化的生产体系让像“佛跳墙”这样的传统美食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也让预制菜产业走上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