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数学
年级
七
设计者
教材版本
浙教版
册、章
下册第六章
课标要求
1.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初步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进一步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3.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4.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5.体会样本与总体的关系,会用样本的频数分布估计总体的频数分布。
6.能解释数据分析的结果,能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7.通过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
内容分析
(1)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认识简单随机抽样
(2)进一步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3)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4)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的学习,对本章内容并不陌生,对于三种统计图比较熟悉,对于三种统计图的选择相对容易,对于说明为什么要这样选择相对困难,加上频率频数的加入,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因此本节课应该引导学生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充分交流,说明统计图选择的理由,培养学生数学表达的能力:另外,和统计有关的问题往往题干较长,七年级学生容易因为阅读困难导致不能充分理解题意,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题目,概括题意,扫除学生障碍.
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抽样的必要性,样本、总体、样本容量的概念;了解简单随机抽样,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频率的概念以及样本与总体的关系,用样本的频数分布估计总体的频数分布
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统计表整理、描述数据,加上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制作扇形统计图,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列频数表,组距的概念画频数直方图
利用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任何统计活动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扇形统计图是小学尚未学习过并绘制方法的一种重要统计图,频数和频率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基本概念,
难点:数据的分组,制作频数表和频数直方图,以及掌握分析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决策?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及课时安排
活动1:
活动1: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6.1.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1.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活动
活动2:例题
活动1:
活动1: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6.1.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活动2
活动2:例题
数据与统计图表
活动1
活动1:知识回顾引入课题
6.2
6.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活动
活动2:例题
活动1
活动1:合作学习引入课题
6.3
6.3扇形统计图
活动
活动2:例题
6.4.1频数与频率活动
6.4.1频数与频率
活动1: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活动
活动2:例题
活动1:
活动1: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6.4.2频数与频率
活动
活动2:例题
活动
活动1: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6.5频数直方图
6.5频数直方图
活动
活动2:例题
(二)课时安排
课时编号
单元主要内容
课时数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6.2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1
6.3
扇形统计图
1
6.4
频数与频率
2
6.5
频数直方图
1
达成评价
课题
课时目标
达成评价
评价任务
6.1.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了解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了解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和基本要求。
3.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简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体会通过整理数据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
4.会根据问题获取数据信息,并根据数据信息对某些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优化数据整理的方法。
1.了解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了解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和基本要求。
3.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简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体会通过整理数据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
4.会根据问题获取数据信息,并根据数据信息对某些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优化数据整理的方法。
任务1.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活动1:
活动1: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活动2:探究对顶角的性质
活动3:例题
活动1:
活动1: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活动2:探究对顶角的性质
活动3:例题
任务2.出示例题
6.1.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的概念,感受全面调查与抽样的必要性,体会不同的抽样方法可得不同的结果。
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
3.通过合作学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