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基于Android studio开发平台的课程思政教学系统设计》10000字.docx
文件大小:1.32 M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61万字
文档摘要

1-

基于Androidstudio开发平台的课程思政教学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手机APP进行学习已成为当今时代网络学习的主要方式,自倡导课程思政以来,互联网上存在着五花八门的课程思政信息,为老师们进行课程思政学习提供了很多素材。由此,本课题旨在设计、开发一个帮助老师便捷、高效的进行课程思政学习的移动端应用。

系统采用Androidstudio开发平台、bmob网络服务器进行开发,数据库使用bmob云数据库。系统由登录、注册、用户信息管理、思政课程管理、思政案例管理、思政元素管理、评论管理、收藏管理、课程推荐管理、调查问卷等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完整实现了增加、删除、查询等相关操作。为了保证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扩充性与可靠性,因此我们采用JAVA语言编写系统。

本文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课程思政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系统内容管理JavabmobAndroidstudio

目录

TOC\o1-2\h\u1引言 -1-

2技术相关性介绍 -3-

2.1Java语言特性 -3-

2.2Androidstudio简介 -3-

2.3Bmob简介 -4-

2.4开发环境及工具选择 -4-

3系统分析 -4-

3.1可行性分析 -4-

3.2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5-

3.3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13-

4系统设计 -14-

4.1系统的设计原则 -14-

4.2系统整体设计 -15-

4.3数据库设计 -17-

5界面展示 -19-

6测试 -29-

6.1测试目的 -29-

6.2测试策略 -29-

6.3具体测试方案及结果 -29-

结论 -45-

参考文献 -46-

1引言

课程思政指以囊括全体参与人员、全部课程、整体过程的育人格局将不同种类的课程与思政理论课有机整合,实现协同发展、水乳交融的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04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我国也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

课程思政教学系统是一种基于以上政治目标,依赖于Android开发技术的便捷高效的教学管理系统。一个合格有效课程管理系统,可以将错乱无序的课程按规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各种归纳、整合,再将这些课程以及相关资源按类别分享给用户。与过去的各类资源、用户单打独斗相比,课程思政教学系统有着很多的优势,首先,一款高效的课程思政教学系统所承载的资源体量是纸质学习途径不可触及的,同时,网络信息的传播风驰电掣,传统的纸质资源无法与之匹敌;其次,用户之间的跨时空交互也得到保障,用户们可以随时发表自身观点和建议。在我国,课程思政教育属于一个初成体系的范畴,它自本世纪初期被提出。在起始阶段,发展平稳,并未大范围传播,只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工作,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国启动实施“两纲教育”是在2005年,这种教育是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两纲教育”中最为注重的则是“学科德育”理念,该理念就是将德育的中心内容进行分解,然后融合到每一门课中,使每一门课程都可以达到育人的标准,同时也可以体现出老师的育人责任。在这个阶段课程思政教育对现代电子设备的应用是很差的,只是将部分资源收集到网络,学习成本较高,只有个别的用户才能使用。因此发展的速度非常缓慢。

第二阶段,我国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是从2010年起,该项目聚焦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上出现许多将课程思政教学和现代信息科技相结合的学习系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这些教学平台开创了课程思政与互联网结合的先河,对以后的课程思政教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一些学校部门已经着力构建适合本校工作的课程思政教学系统,对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第三阶段,2014年起,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在移动端智能设备井喷式发展的阶段,绝大多数传统思政教育已经开始整合互联网资源,形成了独居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系统。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也更青睐于使用互联网相关的途径进行学习随着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