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定向,精准定位:找好论文写作的选题和切入点
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是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更是教师反思实践、探索创新的重要方式。然而,许多一线教师在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如选题困难、研究方法单一、写作能力不足等,制约了专业成长的步伐。因此,本刊特开设“研海指津”栏目,约请在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名师,围绕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写作技巧、课题申报等方面撰稿,力求为大家提供系统、实用的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期待本栏目对老师们的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自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上世纪60年代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口号以来,努力成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成了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人生目标。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必须得过教学论文写作关。长期指导教学研究的经历让我发现,小学一线教师论文写作遇到的第一个关口甚至最难过的关口,是找不到选题,不知从哪里下手。通关的诀窍在于强化问题意识,增加职业敏感,广开渠道,反复权衡,明确选题路径与写作要则,在精确定向中发现适合自己的论文选题,定好方向;在精准定位中学会聚焦,找到写作的切口。
一、广开渠道,在精确定向中发现论文选题
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指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一一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语文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语文教育科学的发展,同样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要想发现立足点高、时代性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必须广读博览,打开思路,在各种路径的扫描中,在各种信息的接受反馈中,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精确定向,从政策导向、教学实践、理论学习、讨论争鸣、教研活动、学校课题中,捕捉回答时代之问、回归实践之基、具有理性价值、应对学界关注、集聚众人之思、事关学校和自身发展的选题,定好写作的方向。
1.从政策导向中捕捉回答时代之问的选题
语文课程是人文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培养时代新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教育部的相关指导纲要,传达的是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导向。对此,我们必须深入领会,有意识地从政治动向中捕捉最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题。例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作为传承发展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课程,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课程内容上,怎样宏观架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性融入?教学路径上,如何精心设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性融通?具体实施中,怎么灵活操作,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性融合?再如,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如何挖掘语文学科中的美育元素?怎么对语文教学形式进行审美化改造?怎样使美成为语文教学的境界追求?只要我们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和育人的使命担当,上述事关国家政策导向、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时代之问的宏大话题,都能成为我们论文写作的新颖选题。
2.从教学实践中生长回归实践之基的选题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与高校和教科所的专业研究者根本的区别在于我们一直生活在语文教学的现场。我们的优势不是来自对理论材料的占有、分析,而是源自对教学事实的感受。因此,我们不仅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凝神反思,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践难题升华为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研究的课题、可以写作的选题。“双减\政策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非纸笔测评工具如何开发?AI时代学生的创意写作怎样进行?核心素养指向的语文学习如何真正实现从“做题\到“做事\的华丽转身?着眼日常教学的疑难困惑,从教学现场生长出来的这些回归语文实践之基的问题,都是我们论文写作的最佳选题。
3.从理论学习中生发具有理性价值的选题
扎根实践沃土、坚守田野立场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重视理论学习,因为复杂教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教学经验的总结需要学理阐述、理性升华。因此,我们要具备理论自觉,有意识地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生发具有理性价值的论文写作选题。例如,用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E.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中的“双重通道\假设、“容量有限\假设、“主动加工”假设,来观照当下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就会生发出很多具有理性价值、实践指导意义的论文选题:小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该怎样在跨越与聚焦的统一中,解决教学内容开发、教学材料组织“张力”与“合力\的矛盾?如何在放开与收拢的结合中,化解教学组织“自由”与“集中\的尴尬?又该怎么在主副明辨的过程中,准确定位“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系?同样,在学习具身认知、建构主义等理论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生发其他有价值的论文选题。
4.从讨论争鸣中获取应对学界关注的选题
单元整体教学的时代诉求是什么?课程意义何在?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