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路径研究.docx
文件大小:41.92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4.56千字
文档摘要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路径研究

张菲菲,李笃武

(潍坊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潍坊261053)

讲好思政课,努力让教学向着优质高效的目标迈进,是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多年一线课堂观察与调查发现,当前思政课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理论教学枯燥、教学模式单调、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不愿听、参与性不高。

要真正做到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育人实效,需要深入了解新时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论困惑、情感困惑、现实困惑;需要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现实、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紧密联系;需要创新思政课堂,让课堂有趣鲜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政课教学要做到“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就意味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就是坚持思政课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切实取得实效,首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即坚持思政课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之前的单向灌输。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调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2]。这就需要深入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论困惑、情感困惑、现实困惑,主动回应学生的重大理论关切;需要优化课程内容,讲授学生真心要学、能够解决学生真困惑的回应社会现实的教学内容;需要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广泛运用学生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课堂有趣鲜活,实现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特别是充分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激发新时代大学生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

基于浸润式思政课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知信行相统一”为原则,以问题导向为主线,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为基础,教师由单纯的讲授者转向指导者、引导者和辅助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课程参与度提升、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提升。以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问卷调查为例,对“基于‘知信行相统一’的浸润式思政课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到了94.5%。因此,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动态性地了解把握学生思想特性、专业背景、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主动回应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疑所惑,才能真正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3]。

思政课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灵魂塑造的有机统一。“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1]因此,坚持内容为王、以理服人,就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深入钻研,潜心研究,认真研读大纲和教材,归纳教学重点和难点,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的逻辑和理论魅力;关注最新的理论热点,结合舆论焦点,洞察学生困惑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深耕理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认真分析学情,对接学生实际需求,周密规划教学环节,科学设计教学互动,结合历史事实、经典案例、学生切身实际等,以彻底的理论魅力和逻辑魅力增强理论的说服力。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抓手和改革要点。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实际需求,聚焦热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智慧共享,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案例选取,并探讨教学设计,厘清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开展定期集中培训、“教学技能大比武”和“校内外专家进课堂”等活动,使教师夯实理论功底、把握教学学科前沿、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学术魅力,打造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队伍。在基于问题、结合需求、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把握课堂教学的逻辑性、系统性和严谨性,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向课堂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变,实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

思政课要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1]。思政课教师首先政治要强,必须在马言马,在马信马。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始终要坚守政治信仰、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