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学生四维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与实践.docx
文件大小:42.0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4.59千字
文档摘要

医学生四维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广东肇庆52604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三育人”工作,到“七育人”机制,再到“十大”育人体系,育人的方式方法在不断创新、育人的目标更加清晰明确,育人的体系更加健全,使育人工作有了着力点和落脚点[1]。医学院校的育人工作应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方面入手,着力培养高素质医卫人才。近年来,学界对医学生育人模式的研究已经开展,而医学生育人模式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如何结合学校特色、学生特点、资源优势进行建构和实际应用,还缺少进一步的探讨。基于此,本文将从医学生四维协同育人模式的角度进行建构并阐述其实际应用。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2]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专业资源优势、学科特色,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为抓手,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从“强‘组织育人’之基,固‘课程育人’之本,守‘实践育人’之正,创‘文化育人’之新”的维度,构建四维协同育人模式。

《纲要》中明确了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2]。学院坚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核心,积极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加强支部党组织建设、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上下功夫,把党建引领落到工作实处。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支部凝聚力。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3]。以体系“造形”,夯实根基。支部聚焦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结合中心工作落实相关工作制度。一是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基层党支部的决策机制,如《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支部工作方案》《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等,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二是实行学院支部书记、院长双肩挑,并配有副书记具体落实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实施上得到根本保证,确保工作有专人负责、专人落实,党建和业务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业务工作开展的方向和路径正确性,丰富业务工作开展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三是完善内部联动机制,形成以党支部成员、组织员、党小组组长共同合力的基层党支部网状组织结构,同时加强支部与师生的联系,推行党员教师进教室听课、进班级走访、进宿舍谈心等工作形式,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

以思想“铸魂”,坚定理想信念。支部坚持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升师生理论素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利益主义等乱象,这需要我们增强思辨能力,常学常新,永葆政治本色。一是加强政治引领,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利用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学习、讲党课、自学等形式,为党员师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等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推动党的精神入脑入心。二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思想价值引领融入到学生的活动建设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之成为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学院努力探索以重大事件、活动和庆典为契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如“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建党百年文艺汇演、“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升旗仪式等活动,同时还充分发挥校园典礼的教育作用,在开学典礼、毅基金颁奖典礼、毕业典礼中全面融入学校传统教育、励志成才教育和感恩奉献教育。三是强化价值引导,邀请优秀毕业生、优秀在校生开展榜样在身边的系列活动,挖掘朋辈教育资源,激发学生主体性,利用学院公众号推送“向前冲奔涌的浪花系列”“榜样人物进校园”“参军光荣”等推文,用身边榜样、身边典型的事迹来影响、感召和带动身边人,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2.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服务力。全院就业齐发力,提升服务效能。近三年,就业工作面临了很多新的挑战,学院攻坚克难、精准服务,如期完成了就业工作任务。一是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台账,明确重点工作内容。二是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意向调研、分析工作,发挥学院和教师的资源,与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