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DB32/T+5111-2025+普通国省道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化采集技术规范.docx
文件大小:257.1 KB
总页数:33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45万字
文档摘要

ICS93.080.01CCSP66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5111—2025

普通国省道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化采集

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three-dimensionaldigitalacquisition

ofbasicinfrastructureofordinarynationalandprovincialroads

2025-04-16发布2025-05-16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标准出版社

发出

布版

DB32/T5111—2025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规定 2

5总体框架 3

6采集对象 3

7采集方法与要求 6

8三维模型生产 9

9成果检验 10

附录A(规范性)采集对象通用属性信息 12

参考文献 16

DB32/T5111—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徐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扬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河海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寻、周海川、刘秀红、沈哲、张保卫、刘钰斐、田书贵、王维锋、朱依民、季锦章、周兴顺、元宇、徐菲、毛峰、周伟伟、孟祥荫、熊雨馨、张静、王正欢。

DB32/T5111—2025

1

普通国省道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化采集

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普通国省道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化采集的总体框架、采集对象、采集方法与要求、三维模型生产和成果检验。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普通国省道基础设施的三维数字化采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919

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

GB/T41452

车载移动测量三维模型生产技术规程

CH/T3003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CH/T3004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CH/T3021

倾斜数字航空摄影技术规程

CH/T6004

车载移动测量技术规程

CH/T8023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JT/T132公路数据库编目编码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化3Ddigitizationofinfrastructure

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手段和建模工具,实现基础设施三维模型的创建、修改、完善等一系列功能的行为,反映基础设施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纹理及属性等模型信息。

3.2

低空数字航摄low-altitudeaerialphotography

采用无人驾驶飞行器,相对航高在2000m以下的数字航空摄影。

[来源:CH/T39612—2020,3.2]3.3

惯性测量装置inertialmeasurementunit;IMU

根据惯性原理测量物体姿态角或者角速度、加速度或者速度增量的装置。

3.4

定位定姿系统positionandorientationsystem;POS

用于确定传感器空间位置参数和姿态参数的系统。

2

DB32/T5111—2025

注:一般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和惯性测量装置组成。

3.5

激光雷达lightdetectionandranging;LIDAR

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回波获取目标三维信息的系统。

[来源:CH/T8023—2011,3.1]3.6

模型示意modelschematic

用于分辨建筑物或设施类别的通用模型。

注:为可复用模型。

3.7

设施轮廓faci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