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土力学石家庄铁路86课件.pptx
文件大小:10.91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1.09千字
文档摘要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土力学

土的结构与构造

1.土的结构疏松状态(左图)土中颗粒及其集合物的堆积方式和相互联结方式(1)单粒结构碎石类土和砂类土等粗颗粒土生成时重力起主要作用,颗粒之间以机械作用为主。粗粒土:单粒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会使土粒移向更稳定的位置而更加密实,同时产生较大的变形密实状态(右图)比较稳定

1.土的结构(2)蜂窝结构粉土:蜂窝结构较细的土粒在自重作用下于水中下沉时,由于颗粒细、重量轻,碰到已稳定颗粒,土粒便被吸引不再下沉,逐渐形成链环状单元,很多这样的链环状单元联接起来,便形成孔隙较大的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常见于粉土、黏土中。

1.土的结构(3)絮状结构土的絮状结构最细小的黏粒大都呈片状或针状,在水中呈胶体特性,由于电分子力的作用,使土粒表面附有水膜。这种带有水膜的土粒在水中运动时,与其他土粒碰撞凝聚成小链环的土粒集合,然后沉积成大链环,形成不稳定的复杂的絮状结构。这种结构在海相沉积黏土中常见。最细小黏性土的特有结构形式。

1.土的结构(3)絮状结构特点孔隙很大,强度低、压缩性高、对扰动比较敏感,土粒间的联接强度会由于压密和胶结作用而逐渐得到加强。

1.土的结构(4)反映细粒土结构特性的两种性质黏性土的灵敏度黏性土的结构性分类St结构性分类2<St≤4中灵敏度4<St≤8高灵敏度8<St≤16极灵敏度>16流性《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TJ83-2011)黏性土的触变性含水率和密度不变,土因重塑而软化,有因静止而逐渐硬化,强度有所恢复的性质。

2.土的构造(1)层状构造土的构造是指同一土层中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与充填空间的特征。土粒在沉积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地质作用和沉积环境条件,大体相同的物质成分和土粒大小在水平方向沉积成一定厚度,呈现出成层特征。第四纪冲积层具有明显的层状构造。砂、砾石等沉积物,当厚度较大时,往往无明显的层理而呈分散状,又称分散结构。1.淤泥夹黏土透镜体2.黏土尖灭层3.砂土夹黏土层4.砾石层5.基岩

2.土的构造(2)裂隙构造裂隙构造是指土层中存在的各种裂隙,黄土层中有柱状裂隙,裂隙中往往有盐类的沉淀。坚硬或硬塑黏土层中不连续裂隙,破坏了土的整体性。(3)结核构造在细粒土中明显掺有大颗粒或聚集的铁质、钙质等结合体、贝壳等杂物时称为结核构造。由于大颗粒比较分散,土层性质决定于细粒土。

3.土的特性土的三个特性土有较大的压缩性土颗粒之间具有相对移动性土具有较大的透水性土的三个特性对应土力学三个定律压缩性压密定律移动性库仑定律透水性达西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