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一蛋白质变性凝固及沉淀第1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目的能够说出蛋白质变性、凝固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方法能够说出蛋白质沉淀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方法能够运用盐析法及重金属沉淀法第2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主要实验内容蛋白质的加热变性凝固蛋白质沉淀反应蛋白质盐析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第3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不包括肽键的断裂),从而引起若干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改变的现象。第4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变性后的蛋白质称变性蛋白,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叫蛋白质变性剂。变性因素物理因素高温、高压紫外线、X射线、电离辐射和超声波等化学因素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高浓度尿素、盐酸胍等变性实质:破坏了空间结构,一级结构不受影响(分子组成、分子量不变)。第5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变性的可逆性可逆变性:除去变性因素,蛋白质空间结构可以恢复原状。不可逆变性:除去变性因素,蛋白质空间结构不能恢复原状。利用消灭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制剂的保存保护体内蛋白质避免第6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蛋白质分子颗粒大小1-100nm之间,属胶体颗粒范围,在溶液中能形成稳定的胶体。原因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及沉淀:表面形成水化层表面同种电荷的斥力除去这两个因素,就会发生沉淀。蛋白质分子相互聚集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沉淀。++++++++第7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蛋白质胶体颗粒的沉淀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在等电点的蛋白质酸酸碱碱脱水脱水脱水不稳定的蛋白质颗粒(沉淀)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疏水胶体)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疏水胶体)碱酸(亲水胶体)(亲水胶体)(亲水胶体)--------第8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可逆沉淀不可逆沉淀结构和性质都不变适当条件下可重新溶解是分离和纯化的基本方法结构和性质都发生变化沉淀不再溶解于水蛋白质的沉淀第9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蛋白质变性沉淀并凝聚成块状称为凝固。不可逆变性状态蛋白质的凝固第10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蛋白质变性、沉淀与凝固的关系变性属于蛋白质本质的变化,沉淀和凝固属于一种现象变性不一定沉淀,变性蛋白质只在等电点附近才沉淀变性蛋白易于沉淀,沉淀蛋白不一定变性沉淀的变性蛋白质也不一定凝固第11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蛋白质的加热变性凝固蛋白质分子受热作用,分子空间结构变化,疏水基团暴露于分子表面,溶解度降低。当蛋白质分子不带电荷(处于等电点条件下),则蛋白质发生聚集出现沉淀;当蛋白质分子带电(处于非等电点条件下),则蛋白质因静电排斥作用而不出现沉淀;第12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内容取三只小玻璃试管,各加入10%蛋白质溶液10d,分别标记为1、2和3号管;向1号管中加入:pH4.8缓冲液10d。混匀,于酒精灯上缓慢加热至沸点,观察变化();高温下,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并凝固。第13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向2号管中加入:H2O8d,0.1mol/LHCl2d。混匀,于酒精灯上缓慢加热至沸点,观察变化()停止加热,向2号管中逐滴加入:0.1mol/LNaCO3。摇匀后继续滴加,一旦出现絮状物即停止。将2号管于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冷却后,再加入:0.1mol/LHCl2d。观察现象()蛋白质变性不一定出现沉淀;蛋白质变性后在特定条件下发生沉淀;沉淀加热后发生不可逆变性并凝固。第14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