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三基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基础护理学部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医院感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出院后发病的病人不属医院感染的范畴
B.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
C.尽量减少病人的探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D.病人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寄居在体内的正常菌群可引起感染
E.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多为条件致病菌
答案:A。解析: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所以出院后发病的病人若符合医院感染的定义,仍属医院感染范畴。
2.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
答案:B。解析: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是为了冲洗瓶口,以避免瓶口水渍等污染瓶内溶液。
3.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
A.棉球
B.血管钳
C.开口器
D.吸水管
E.弯盘
答案:D。解析:昏迷病人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使用吸水管,以免发生误吸。
4.下列哪种病人可以做大量不保留灌肠()
A.妊娠早期
B.急腹症
C.消化道出血
D.高热病人
E.严重心血管疾病
答案:D。解析:妊娠早期、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禁忌大量不保留灌肠,高热病人可通过大量不保留灌肠达到降温的目的。
5.为病人进行鼻饲时,胃管插入长度相当于病人的()
A.眉心至剑突长度
B.前发际至剑突长度
C.眉心至胸骨柄长度
D.前发际至胸骨柄长度
E.鼻尖至剑突长度
答案:B。解析:为病人进行鼻饲时,胃管插入长度一般为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由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成人插入深度为45-55cm。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压疮炎性浸润期表现的是()
A.皮肤呈紫红色
B.皮下硬结
C.有大小水疱
D.水疱表皮剥脱露出湿润创面
E.浅层组织感染
答案:ABCD。解析:炎性浸润期受压部位皮肤表面颜色转为紫红,皮下产生硬结,表皮出现水疱。水疱极易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感觉疼痛。浅层组织感染是溃疡期的表现。
2.下列关于氧气吸入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至0.5MPa时,即不可再用
B.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
C.用氧过程中,应经常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D.筒内氧气可用尽后再充气
E.每日更换湿化瓶及湿化液
答案:ABCE。解析: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当压力表指针降至0.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筒内,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防止发生火灾。用氧过程中,要经常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每日需更换湿化瓶及湿化液,以保持湿化效果和预防感染。
3.下列属于静脉输液目的的是()
A.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B.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
C.供给营养物质
D.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E.测量中心静脉压
答案:ABCD。解析:静脉输液的目的包括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输入药物,治疗疾病。测量中心静脉压不是静脉输液的目的。
(三)简答题
1.简述压疮的预防措施。
答:压疮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①定时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30分钟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②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可使用气垫褥、水褥、羊皮垫等。③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衬垫应平整、柔软,松紧度适宜,随时观察局部皮肤和肢端血运情况。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①协助病人翻身、更换床单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②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③病人取半卧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可在足底部放一坚实的木垫,并屈髋30°,腘窝下垫软枕。
(3)保护病人皮肤: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根据需要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②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病人,及时擦洗干净,局部皮肤可涂凡士林软膏,以保护、润滑皮肤,但注意勿将凡士林涂于破溃的皮肤上。
(4)促进皮肤血液循环:①对长期卧床病人,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②定期检查、按摩受压部位,按摩时可蘸少许50%乙醇,以手掌大小鱼际部分紧贴皮肤,作压力均匀的环形按摩,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每次3-5分钟。
(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对易发生压疮的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给予高蛋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