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案
授课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授课教师:XXX
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日期:XXX
授课内容:第五单元:价值观探索
教学内容
价值观的定义;探索个人价值观;价值观与生涯发展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到价值观对个人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影响;
在职业规划中能重视对个人价值观的澄清和培养;
认识价值观与个人需要,人生不同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
2.技能目标:???????
知道如何借助价值观分类卡、价值观问卷等工具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澄清和排序,从而能够列举并明确定义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价值观;
在进行职业选择和决策时,能够有意识地考虑价值观因素的影响,正视并合理看待自己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认识到价值观对个人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对个人价值观的澄清和培养。
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第二版)》(华师大版)、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案例导入】(“困惑与迷思”案例)
叶新宇已经大三了,很快就面临毕业找工作的问题:是找一份收入一般但稳定且福利好的工作,还是找一份薪水较高但挑战很大且极不稳定的工作?
程一明是叶新宇的同学,也在考虑找工作的问题。他看到自己的表哥在一家外企工作,表面上风光无限,其实累得要命,加班到深夜两点是常有的事。他很疑惑:是否一定要找一份收入很好但很累的工作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王雨婷是一名外语系的学生。想到大学毕业后的前途,她觉得很迷茫。一方面,她觉得做一名翻译也许挺适合自己,另一方面,她又不满足于只给别人打工,希望能有自己的天地。从小她的心气就比较高,好强的性格促使她想去拼搏一番。不过,她又觉得四年的学习很没底。究竟自己将来能做到什么程度呢?能让自己满意吗?她很困惑。
【讨论】
你认为,什么是好工作?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总结】
“鱼与熊掌,我要的到底是什么?或者,哪个是鱼、哪个是熊掌?”“在哪项工作中,我能真正开开心心地投入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可能是许多人在择业时会面对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于工作价值观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索。
二、理论与讲解
【练习】有关“工作”的一分钟联想
请在纸上写下“我希望做……工作”。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写下你头脑中所联想到的任何短语。
【讨论】
你在工作中寻找的是什么?你判断工作“好”“坏”的标准是什么?请将你所写的内容、你的思考与同伴分享。
【总结】
下面是一些大学生所写的例子:
●能激发我的灵感,具有创造性;有较大成就感,不要总是重复、单调(多样性);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潜质;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受人尊重,有一定社会地位;机会多。
●有挑战性,不沉闷单调;是我所热爱的,可以成为生活的乐趣。有发展前途。不要太累,让我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能够劳逸结合。可以让我快乐,有成就感。
●能更多地与年轻人接触,富于交流的乐趣。尽量贴近自然,而不是成天面对电脑或文件;健康的,不会带来身心伤害;能够帮助别人,感到提供帮助的快乐。
●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没有人发号施令,没有人以自己的身份压制别人的想法,人们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欣赏,所有人平等,都自愿协作,为最终要完成的工作尽一份力。结果或许都不重要,每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都能感到自己被需要,自己有价值。
●轻闲,离家近,赚钱多,时间短,环境优越,单位领导正直,单位同事心地善良,工作稳定,不用东奔西走。
请大家注意用下划线标出的词语。它们都反映了个人在工作中所寻找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工作的“好”与“坏”等。它们就是我们的工作价值观。
(一)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或品质。它指向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因此它也是一套自我激励机制。
生涯大师舒伯(197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亦即个人在从事满足自己内在需求的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它是个体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
(二)价值观的激励作用
马斯洛(Maslow,1970)提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个人才能关注并致力于满足下一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是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我们所作的事情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反映出来,就体现为我们的价值观。比如:有些学生会比较重视工作能带给自己多少收入,而有些学生,可能更多地考虑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