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案
授课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授课教师:XXX
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日期:XXX
授课内容:第三单元:性格探索
教学内容
性格与生涯发展的关系;通过MBTI了解性格;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特质,性格与职业的最佳匹配将使我们成为更有效的工作者;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探讨自己的性格特征与职业的关系。
2.技能目标:???????
能够利用性格理论探索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
通过对性格的了解,澄清自己理想工作的方式。
教学重点
1.MBTI性格类型探索。
2.MBTI与职业的匹配。
教学难点
MBTI与职业的匹配。
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第二版)》(华师大版)、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案例导入】困惑与迷思
吴泽是某高校法律系一年级的学生,法学是他高考时的第一志愿第一专业。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他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越来越感兴趣,而且成绩也不错。按说一切都尽如人意,但他依然有困惑。他觉得自己在性格上是个很感性的人,但法律这个行业要求更多的理性,自己的性格会不会不利于今后在专业上的发展。因此,吴泽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继续向法学方面发展。
晓琳是个很聪明的学生,从小到大,学习对她都不是难事。上大学后,她也是成绩优异,每年都拿奖学金。对此,她却不以为然,因为让她为难的不是成绩,而是自己的性格。她已经读到大三,对考研还是找工作一直犹豫不决:以自己的成绩考研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她希望早点踏入社会,投入更丰富的生活;如果找工作,自己的性格很内向,不善言辞,在人群中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样的性格在工作中是否很吃不开?是否应该再读几年书,趁这段时间把性格改变一下?不过,性格能改变吗?
【讨论】
你认为自已的性格与现在所学的专业适合吗?你对自己的性格满意吗?你认为性格可以改变吗?
【过渡语】
吴泽和晓琳的困惑在大学生中比较有代表性。一方面,他们不清楚从性格的角度考虑自己适合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另一方面,他们也常常对自己的性格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担心性格影响未来发展,又不知道性格能否改变。要解决这些困惑,需要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知道性格和职业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二、理论与讲解
(一)性格与生涯发展的关系
1.什么是性格
自己或他人通常会用什么词来形容你?“活泼”、“沉静”、“内向”还是“外向”?这些词常常就和一个人的性格有关。关于性格(personality),心理学家们有多种定义,但其中有两个基本概念是一致的:独特性以及行为的特征性模式。具体而言,性格也称为人格特质,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对他人、对事、对自己、对外在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适应方式。每个人在其成长经历中,可能受到生理、遗传、家庭教养、文化、学习经验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特定的气质。
2.性格与生涯发展的关系
【练习】签名
请拿出一张空白纸,在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请换一只手,再次在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两次签名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请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
【讨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总结】
当我们用自己常用的那只手签名时,通常会感到“得心应手”,很自如,几乎不假思索,也不用费什么力气,对自己能够做好这件事也很有自信。而当我们用另一只手签名时,就感到不习惯、别扭、费劲,而且签的名字也歪歪扭扭。不过,我们发现自己也还是可以用这只手签名的。
我们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天生有自己擅长的一面,也有自己不擅长的一面(就如我们的右手、左手)。它们没有好坏或者对错之分。如果能够找到一个适合的环境,使我们在其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那么我们会很自信,并且往往会取得佳绩。相反,如果要求我们做不擅长的事情,那么多半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而且可能干不好工作。
如果我们知晓自己性格上的“左右手”,并了解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和职业,就能帮助我们作出合乎自己情况的职业选择。这样的最佳匹配,会使得我们容易成为有效的工作者,所以了解自己的性格非常重要。
(二)通过MBTI了解性格
1.MBTI介绍
MBTI(Myers-BriggsTypeIndicator)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瑞典心理学家荣格(CarlJung)有关知觉、判断和人格态度的观点,由布莱格斯(KatherineC.Briggs)和她的女儿迈尔斯(IsabelBriggsMyers)研究发展成为心理评测工具,因此称作Myers-BriggsTypeIndic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