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电子教案_第二章 兴趣探索.docx
文件大小:89.53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8.62千字
文档摘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案

授课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授课教师:XXX

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日期:XXX

授课内容:第二单元:兴趣探索

教学内容

兴趣的定义及与相近词的区分,自我兴趣探索,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到兴趣是影响人们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对职业进行分类的重要基础,愿意将兴趣作为职业选择时的考虑因素;

认识到兴趣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2.技能目标:???????

能够借助兴趣探索练习和标准化测试,使用霍兰德模型来对自己的兴趣进行探索和分类,确认自己的兴趣类型代码;

学会使用《霍兰德职业索引》来找出与自己的霍兰德代码一致的职业。

教学重点

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

教学难点

霍兰德兴趣类型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第二版)》(华师大版)、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案例导入】困惑与迷思

1.孙一瀛像许多大学生一样,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的时候是懵懵懂懂的,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好。别人告诉她“选你自己喜欢的”,她却发现自己并不了解真正喜欢什么。她听从家长的意见,选了“女孩子比较适合”的外语专业。她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谈不上非常喜欢,但也不是特别讨厌。她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如她所学的专业是否有前途,其他专业怎样好,等等。每当这时候,她都会陷入困惑和迷茫,疑惑所学的专业究竟是否适合自己,不知道什么样的职业才是自己最喜欢的。

2.赵子明则为他的兴趣太多而苦恼。他的兴趣十分广泛:从小到大,他学过武术、绘画、唱歌、打乒乓球,收集过邮票,研究过昆虫、兵器乃至鞋子……在某些方面还得过奖。可就是没长性,过不了多久就扔一边儿了。面对职业选择时,他想知道: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兴趣呀?

3.李疏影喜欢文学,当一个作家是她的梦想。可父母认为学电脑做IT精英才有前途。她现在在某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读大二,成天都感到郁郁寡欢。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法喜欢上数学、计算机这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学起来有些吃力。想换专业又很难实现,对自己也有些失去信心了。

【讨论】

大家是否有相同的苦恼,请你谈一下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兴趣与未来的职业结合起来。

【过渡语】

上述三位学生的经历在当今的大学生中很普遍:有的人觉得自己的兴趣十分模糊,有的人兴趣又过于广泛,还有的人兴趣明确却因为种种原因进入了一个与自己兴趣不相符合的专业。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兴趣与未来的职业结合起来,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下面我将带领大家探索自己的兴趣。

二、理论与讲解

(一)兴趣与生涯发展的关系

【练习】回忆幸福时光

请放松、深呼吸,然后回忆三个自己感到特别愉快、忘了时空和自己的时候,哪怕那只是片刻的时光(可以配一段舒缓的音乐)。请仔细地回想当时的场景细节以及自己的感受。

【讨论】人在什么时候感到幸福?

1.兴趣与投入是人生幸福感的来源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哈利(MihalyCsikszentmihalyi)花30多年的时间对几百位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了访谈,研究是什么东西真正令人们感到幸福和满足。他发现,和人们通常想象的不同,不是在人们很放松、什么事也不做(比如看电视)的时候,而是当人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活动、甚至忘我地完全沉浸在这种活动中的时候,他们感到最为愉快和满足。对不同的人而言,幸福和满足可能是跳舞,可能是演奏乐器、绘画,也可能是阅读、写作或即兴演讲,等等。

米哈利将这种状态称之为“flow”(它的原意是“流动”,也被译为“沉浸”或“心流”状态),因为这时候人们的体验好像是被一股潮流往前推动,一切都很平稳而自然地发生了。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没有考虑到做这样事情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回报或担心自己的表现如何,只是整个人都忘情地投入其中,享受从事这个活动过程本身带来的快乐。而且这种活动通常对我们的体力或智能有一定的挑战,同时人们也在最大限度地使用自己的技能(Csikszentmihalyi,1988)。这也是一种与个人积极状态连结的时候,例如信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