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5-2025-1教案
编号:
备课 化工组组别
授课 -
教师
课程 化工单元操作 所在名称 年级
授课 - 授课
系部 班级
高二 主备 -教师
授课
日期
课题
理解精馏过程。
精馏-认知精馏装置工艺流程
教学 2.把握塔板及塔釜的作用。目标 3.把握回流比的意义及计算。
重点 精馏过程
难点 精馏过程、回流比的意义及计算
教法 以PPT展现和黑板讲授相结合为主,启发,争论,提问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教学 多媒体、PPT
设备
教学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环节
第一局部:组织教学、清点人数[组织教学、清点人数]
点名、查看学生上课出勤状况
[展现“复习提问“,找学生答复以下问题]泡点线和露点线分别指什么?
教 其次局部:课导入
学内容
图示为化工厂中的精馏塔,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精馏原理,我们本节课就来探讨一下精馏过程和精馏塔的一般构造。
个案补充
第三局部:课讲授
[展现课件、介绍学生在本节课需要把握的学问、能力、素养目标]
[板书]1.概述[表达]
精馏装置的主体设备是精馏塔,常见的类型有板式塔和填料塔两类。工业上常用板式塔,塔内沿塔高装有假设干塔板,相邻两板有肯定的间隔距离。依据板间有无降液管沟通分为有降液管和无降液管两大类,用的最多的是有降液管板式塔。
教学内
o有降液管板式塔
[板书]
精馏过程
[表达]
混合液经原料预热器预热后,从精馏塔的中部某个适当位置进入精馏塔内。原料液在培盖中被再沸器加热,加热后产生的蒸气沿精馏塔逐板上升,经塔顶的冷凝器冷凝后,一局部液相回流至塔顶,称为塔顶液相回流,其余作为塔顶产品连续排出。回流液沿塔体向下流
动,在加料口与原料液混合后流至塔釜再沸器,经再沸器加热产生蒸气,又回流至塔内,称为塔釜气相回流。
在保持塔釜肯定液位的前提下,塔釜残液可连续排出,经冷却后作为塔底产品。
塔内上升的蒸气与下降的液体在每块塔板上相互接触。其中某块塔板上进展的传热、传质过程如下:由下板上升的温度较高的蒸气与上板下降的温度较低的液体相互接触,蒸气加热液体使其发生局部汽化,液相中轻组分进入汽相,其浓度降低,重组分浓度提高;而蒸气则被局部冷凝,其重组分进入液相,其浓度降低,轻组分浓度提高。经过塔内假设干塔板的气液接触。从而在精馏塔内实现了多
次局部汽化和屡次局部冷凝,其结果是在塔顶获得高纯度
教 的轻组分,在塔釜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分,即:学
yA
yA
自下而上
逐板增加
xA
自下而上
逐板增加
t
自下而上
逐板降低
[板书]
回流与回流比
[表达]
精馏塔内的回流包括塔顶的液相回流和塔釜的汽相回流两局部。由上文可知,塔顶回流液是各块塔板上使蒸气局部冷凝的冷凝剂,平衡了塔板上的各组分;塔釜回流汽是各块塔板上使液体局部汽化的加热剂,平衡了塔板上的各组分,故回流是维持精馏塔连续而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
回流比指的是塔顶回流的液体量L与馏出液流量D之比,用字母R表示,即:
R=L/D
[例]
将苯和甲苯组成的混合液送入连续操作的精馏塔。要求塔顶每小时能采出500Kmol馏出液,而每小时精馏段上升蒸气量为1200Kmol,求回流比。D=500Kmol/h,V=1200Kmol/h
求R=?
教
学 解:L=V-D=1200Kmol/h-500Kmol/h=700Kmol/h
内 R=L/D=700Kmol/h/500Kmol/h=1.4
容
第四局部:小结
第五局部:布置作业整理精馏过程
总结塔板及塔釜的作用
板1.概述
书2.精馏过程
设3.回流与回流比
计R=L/D
教后札记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5-2025-1教案
编号:
备课 化工组组别
授课 -
教师
课程 化工单元操作 所在名称 年级
授课 - 授课
系部 班级
高二 主备 -教师
- 授课
日期
课题
1.了解不同类型的塔板
精馏-认知精馏装置工艺流程
教学 2.把握板式塔溢流装置的构造及作用。目标 3.把握板式塔的构造。
重点 不同类型的塔板及其特征难点 不同类型的塔板及其特征
教法 以PPT展现和黑板讲授相结合为主,启发,争论,提问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教学 多媒体、PPT
设备
教学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环节
第一局部:组织教学、清点人数[组织教学、清点人数]
点名、查看学生上课出勤状况
[展现“复习提问“,找学生答复以下问题]回流比的意义及公式分别是什么?
教 其次局部:课导入
学内容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精馏塔精馏原理,我们知道工业上最常用的是有降液管式板式塔,本节课就来具体学习一下板式塔的一般构造。
个案补充
第三局部:课讲授
[展现课件、介绍学生在本节课需要把握的学问、力量、素养目标]
[板书]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