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结节性多动脉炎护理查房.pptx
文件大小:11.25 M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4.85千字
文档摘要

结节性多动脉炎护理查房基于循证医学临床护理实践汇报人:

目录疾病介绍01病史简介02护理评估03护理问题与措施04护理效果评价05讨论与总结06

疾病介绍01

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010203发病率全球差异结节性多动脉炎在全球发病率有别,欧美1-3/10万,亚洲0.4-1.5/万,受地域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呈现不同。流行病学特征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复杂,涉及人群分布、年龄差异等,不同地区发病规律各异,与当地生活习惯、医疗水平等相关联。对比国内外情况对比国内外发病率,可发现明显落差,国内相关研究逐步深入,旨在明晰疾病流行态势,助力精准防控与诊疗。

典型病理改变特征020301血管炎性浸润特点结节性多动脉炎典型病理表现为中动脉受累,血管壁全层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多种免疫细胞参与其中,引发血管结构与功能改变,影响机体血液循环。纤维素样坏死表现此病症特征之一是血管壁呈现纤维素样坏死,这是血管壁在炎症作用下的严重病理变化,可导致血管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对器官供血造成极大威胁。病变血管分布特征病变主要累及中动脉,其分布具有广泛性和多发性特点,可涉及多个器官系统的动脉血管,引发相应器官缺血、功能障碍等多样化临床症状。

实验室诊断标准010302ACR/EULAR标准2022年ACR/EULAR分类标准是结节性多动脉炎的重要诊断依据,它综合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为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了科学的框架和依据。ANCA阳性指标ANCA阳性率在结节性多动脉炎中占15-30%,这一指标在实验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判断疾病的重要参考,对疾病的诊断和评估起着关键作用。重点指标意义ACR/EULAR标准中的重点指标对于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诊断至关重要,它们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识别疾病,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病史简介02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的基本信息患者为52岁男性,体重指数达28.3,处于超重状态,这一生理特征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联,需在护理中予以关注。病程时间跨度现病史长达8个月,期间历经首发症状出现、逐步确诊到持续治疗,时间轴清晰展现病情的演变过程及治疗历程。关键检查指标血管造影显示肾动脉瘤3处,CRP达56mg/L,eGFR为45ml/min,这些关键检查结果为疾病诊断和后续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现病史时间轴010203首发症状与进展患者初期出现间歇性发热、乏力及关节疼痛,随后症状逐渐加重,累及多器官系统,病程迁延反复,提示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确诊关键节点结合血管造影显示肾动脉瘤及ANCA阳性结果,临床诊断为结节性多动脉炎,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中动脉纤维素样坏死特征。系统治疗历程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辅以生物制剂控制炎症,同时针对肾功能损害实施个体化支持疗法,病程达8个月。

关键检查结果010203血管造影显异常患者血管造影清晰显示肾动脉瘤三处,此为结节性多动脉炎典型表现,提示血管受累严重,需密切监测防止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炎症指标呈高位C反应蛋白高达56mg/L,表明体内炎症剧烈,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是病情评估及后续治疗效果观察的重要参考指标。肾功能指标有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45ml/min,显示肾功能已受损,可能因血管病变影响肾脏灌注,需关注其变化以防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护理评估03

多系统功能评估神经系统功能评估该患者神经系统NIHSS评分达3分,提示存在一定神经功能障碍,需密切关注其意识、肢体活动及感觉变化,为后续护理提供关键依据。肾功能状况详细评估患者肾功能处于KDIGO分期2期,eGFR为45ml/min,表明肾功能受损,要密切监测尿量、电解质等指标,防范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其他系统功能综合评估除神经与肾脏系统外,还需全面评估心血管、消化等多系统功能,因结节性多动脉炎可累及全身,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疼痛评估工具应用010203疼痛评估工具概述疼痛评估需借助专业工具,常见如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量表等,能客观反映患者疼痛程度,为医护人员制定精准护理方案提供关键依据。NRS评分应用要点NRS评分让患者按数字表达疼痛,该患者静息4分活动7分,借此明确疼痛状况,助医护把握病情,合理调整治疗与护理措施。动态评估疼痛意义疼痛并非固定不变,需动态评估,如该患者治疗中多次评估,可及时察觉变化,以便灵活改动镇痛方案,保障患者舒适与康复。

血管炎活动度评估010203评估指标与方法血管炎活动度评估需综合多指标,如BVAS评分系统,涵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通过科学量化全面反映疾病活动状态,为精准护理提供依据。评分结果分析本例患者BVAS评分达21分,提示高疾病活动度,表明血管炎症反应活跃,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策略以控制炎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