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TAGS85—2025
民用航空器病媒生物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民用航空器病媒生物防控总体要求、密度监测、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民用航空器病媒生物综合防控治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3795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
GB/T23796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
GB/T23797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
GB/T23798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
GB/T39504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机场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病媒生物vector
媒介生物
能通过生物和(或)机械方式将病原体从传染源或环境向人类传播的生物。
注:本文件涉及的航空器舱内病媒生物包括蚊虫、蝇类、蜚蠊和鼠类。
[来源:GB/T31721—2015,2.1.1,有修改]
3.2
媒介生物传染病vector-bornedisease
与病媒生物相关的传染病。包括虫媒传染病和鼠源性疾病。
[来源:GB/T31721—2015,2.3.1,有修改]
3.3
季节消长seasonpopulationdynamic
在特定空间内,种群数量和活动时期随季节变动而起伏的波动形式。
[来源:GB/T31721—2015,3.1.9]
3.4
病媒生物侵害阳性指征positiveindicationofvectorinfestation
航空器上发现存在病媒生物侵害的证据。
注1:蚊虫侵害阳性指征包括活的成蚊、蚊幼、蚊蛹等;
注2:蝇类侵害阳性指征包括活的成蝇、蝇幼、蝇蛹等;
注3:蜚蠊侵害阳性指征包括活的蜚蠊成虫、若虫,卵鞘、蜚蠊粪迹及尸体等蟑迹;
注4:鼠类侵害阳性指征包括活鼠、鼠尸、鼠粪、鼠咬痕等鼠迹。
4总体要求
4.1航空公司应建立航空器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制度,采取经常性预防措施,防止航空器舱内病媒生物
侵入和栖息孳生。
1
T/CATAGS85—2025
4.2航空器上的残余食品和生活垃圾应实行集中密封管理,客、货舱在下客、卸货后应及时清洁,防
止病媒生物获得取食机会。
4.3有害生物防制机构和人员应具有专业资质,进入航空器舱内病媒生物防控人员还应通过航空安全
相关培训。航空公司内部独立开展航空器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专业资质或通过专业培训。
4.4工作过程中应至少双人作业,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航空器安全,防止人员中毒和
安全事故发生。如进入驾驶舱作业时应由机务人员等航空公司指定人员陪同,并做好记录。
4.5航空器病媒生物防控工作中所涉及的药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且通过民航适航审定或者经
航空器制造商推荐。
4.6未涉及媒介生物传染病暴发的地区,具有病媒生物侵害阳性指征的国内航线航空器经综合防控治
理后,舱内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应达到:
───蚊虫:栖息蚊虫捕捉法(如电动吸蚊器)舱内无活蚊;
───蝇类:成蝇目测法舱内无活蝇;
───蜚蠊:目测法舱内蜚蠊总数为0只或药激法客舱蜚蠊总数≤5只,货舱蜚蠊总数≤3只;
───鼠类:粘鼠板法或粉迹法,24h后舱内鼠迹阳性率为0。
4.7涉及媒介生物传染病暴发的国内航线航空器应确保舱内无病媒生物。
4.8国际/地区航线航空器舱内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应达到国境卫生检疫的要求。入出境航空器如需
进行卫生处理,应根据国境卫生检疫的要求实施,并给予必要的协助。
5密度监测
5.1准备
5.1.1人员
监测人员应了解掌握航空器结构及病媒生物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舱内栖息孳生特征、监测防控技
术和安全防护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