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产时胎心监护.ppt
文件大小:6.97 MB
总页数:75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6.17千字
文档摘要

胎心率的变异性(2)—短期变异指每一次心跳(或R波)至下一次心跳(或R波)间的瞬时胎心率改变是对两次心脏收缩时间间隔的估测通过内监护头皮电极直接测得外监护可产生人为的变异,特异性差由于不容易测得,所以有关资料不多,这里不重点交待第30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短期变异图形图示短期变异,通过胎儿头皮电极得以测量(t为两次相邻R波间的时间间隔)第31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胎心率的变异性(3)—长期变异胎心率基线上肉眼可见的上下摆动的波波=振幅+周期数振幅(amplitude):上下摆动之波的高度(bpm)即前面所说的变异性,正常6-25bpm周期数(Cyclesperminute):1分钟内肉眼可见的波动数(cpm),正常频率3~5次/分第32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长期变异图像图示胎心率长期变异,表现为胎心率在125次/分至135次/分间变化,振幅变异为10bpm第33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振幅分类(EdwardHon标准):无变异性0-2bpm(基线变异性消失)极小变异3-5bpm(基线变异性减少)一般变异6-10bpm(正常)中等变异11-25bpm(正常)显著变异25bpm(基线变异性增加)周期分类(Hammacher标准):不活跃2cpm中等2-6cpm正常≥6cpm第34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细变异性增加的临床意义:脐带受压:脐静脉受压回心血下降胎心率代偿性上升脐动脉受压压力上升压力感受器刺激迷走神经反射胎心率下降(是胎儿宫内缺氧的早期记录)第35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基线变异性(细变异性)减少或消失临床意义:主要是缺氧——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了缺氧的抑制(胎儿窘迫)其它:早产(32W)或胎儿部分无脑;胎儿睡眠状态;母体应用了各种镇静安眠药、麻药、MgSO4、副交感神经阻断剂(如:阿托品);胎儿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第36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怎么通过细变异诊断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睡眠周期:标准1小时以上既无胎动,变异6bpm应注意(除母体用药胎儿睡眠多小于1h)胎盘功能下降:细变异减少,宫缩时胎心减速(先胎动及加速下降然后细变异减少)一般缺氧已较严重:出现较晚期减速晚细变异减少到消失时间不一:与胎儿条件,缺氧原因有关。普遍:细变异消失24-48h无治疗——死亡(结合临床、胎监各种曲线综合判断)第37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过性胎儿心变化(粗变异)指宫缩引起的偏离基线的胎心律,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指标定义:宫缩、胎动、刺激等出现胎心率加快或减慢的变化。类型加速早期减速ED(胎头或脐带暂时受压)晚期减速LD(胎盘功能不全)变异减速VD(脐带受压)延长减速PD第38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加速随宫缩的出现,胎心率有相应的加速FHR振幅15bpm,持续超过15秒表明胎儿有良好的心血管系统交感神经反应第39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早期减速(1)胎心率的减速与宫缩同时进行宫缩达最高峰,胎心下降至最低点,时间差大多小于15秒宫缩结束后胎心率回到原水平下降幅度一般不超过基线下50bpm,胎心率基线不低于100bpm原因:先露部在宫缩时受压?颅内压改变?刺激迷走神经?窦房结释放乙酰胆碱?减速第40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早期减速的临床意义:仅见于头先露,且多见于已破水者常出现在宫口开大6cm左右多见于未成熟儿、高龄初产、头盆不称多因胎头受压(但不排除脐带暂时性受压)引起一般对胎儿无害若渐加重,下降幅度50-80bpm或降至100bpm以下,或频发于产程早期——考虑窘迫的可能第41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早期减速图形第42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早期减速图形第43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晚期减速(1)减速始于宫缩开始30秒以后减速低谷平均比宫缩顶峰延后30~60秒宫缩结束后胎心率才恢复到基线水平胎心率下降及回升缓慢减速持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