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第1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常用的相对数1、率(rate):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率=————————————————×k发生某种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可能发生某种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①发病率(incidencerate)发病率=—————————————————————×k该时期新发生的某病病例数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病的人群(平均人口数)②患病率(prevalencerate)指某一时点或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现患的病人数。常用于慢性疾病,表示在一定人群中流行的规律或水平。患病率=————————–×k某病现患病例数该时点受检人口数第2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构成比(proportion)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用百分数表示。构成比=—————————————————×100%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3、比(ratio)亦称相对比,为A、B两个相关指标之比。说明A是B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常用倍数或分数表示。比A与B可以性质相同,也可不同A与B可以是绝对数,也可是相对数。第3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常用的构成比指标有三种:
(1)对比指标:指两个同类事物某种指标(绝对数、两个率或其他同类指标)的比。
(2)关系指标:指两个有关的、但非同类事物的数量的比。
(3)计划完成指标:说明计划完成的程度,常用实际数达到计划数的百分之几或几倍表示。第4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993-1998年某地损伤与中毒病死率(%),构成比(%)及相对比年度发病人数病死人数病死率构成比相对比199358481.378.8--1994571101.7511.01.281995714121.6813.21.231996748162.1417.61.561997942212.2323.01.6319981095242.1926.41.60合计4654911.96100.0--第5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观察单位足够多时,计算的相对数才比较稳定。观察单位过少,则偶然性大、可靠性差。一般当例数较少如少于30例时,以绝对数表示为好。如必须用率表示,应列出率的可信区间。第6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总率第7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构成比只能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并不能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二者概念和计算方法不同,所得结论也不同。在应用容易发生的错误往往是指标选择错误(通常是应计算频率指标而选择了构成比);或用构成比指标得出频率指标的结论。第8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某化工厂慢性气管炎患者与专业工龄的关系工龄(年)检查人数患者数百分比患病率1~3401711.565.005~2543020.4111.8110~4327349.6616.9015~1362718.3719.85合计1162147100.0012.65第9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某市1980年和1990年五种传染病发病情况疾病19801990病例数构成比(%)病例数构成比(%)痢疾360449.39203237.92肝炎120316.49114321.33流脑6989.5654210.11麻疹89012.2076714.31腮腺炎90212.3687516.33合计7297100.005359100.004.不能用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分析第10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不能混淆发病率与患病率AABBCDDE1.112.31疾病发生和存在的模式A:观察期内发生并结果(治愈或死亡)B:观察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