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一、安装的环境要求
数控车床安装调试的最终目标是要使数控车床恢复和达到出厂时的各项指标,它对安装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在数控车床的安装中,一定要注意满足这些条件,这是数控车床在后面能稳定工作的前提。
数控车床安装的环境要求一般包括地基、环境温度、湿度、电网、地线和防止干扰等方面的内容,下面对这些内容分别进行简单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1、地基
精密数控车床和重型数控车床需要稳定的车床基础,否则数控车床的精度调整无法进行,也无法保证。用户要在车床安装之前做好车床地基,并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养使之稳定。普通的数控车床对地基没有特殊要求。
2、环境温度
精密数控车床有恒温要求,环境温度要适合数控车床的工作要求。
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一般要求在40℃~45℃,室温达到35℃时,使用中的数控车床计算机数控(CNC)装置内和电气柜内的温度可能达到40℃左右,其内部的元器件很可能不能正常工作。
3、湿度
车床的安装位置应保持空气流通和干燥,潮湿的环境会使印制电路板和元器件锈蚀,车床电气故障增加。车床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要远离振动源和电磁干扰源。
4、电网
数控车床对电源供电的要求是较高的,电网波动较大会引起多发故障,电网质量不高时要安装稳压器。
5、地线和防止干扰
为了安全和抗干扰,数控车床必须要接地线。地线一般采用一点接地方式,地线电缆的截面积一般为5.5~14mm2。
二、数控车床的安装
数控车床的安装包括基础施工、车床就位、连接组装、车床通电试车,下面对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介绍。
1、基础施工和车床就位
使用单位在车床未到之前,要按车床基础图做好车床基础。应在安装地脚螺栓的位置做出预留孔。车床到达后在地基附近拆箱,仔细清点技术文件和装箱单,按装箱单清点随机零部件和工具。按车床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安装,在地基上放置多块垫铁用以调整车床水平,把车床的基础件吊装就位在地基上,地脚螺栓按要求放入预留孔内。
2、连接组装
连接组装是指将各分散的车床部件重新组装成整机的过程。清除连接面、导轨和各运动面上的防锈涂料,清洗各部件外表面,再把清洗后的部件连接组装成整机。
部件组装后要根据车床附带的电气接线图、液压接线图、气路图及连线标记把电缆、油管和气管正确连接,并检查连接部位有无松动和损坏,特别要注意接触的可靠性和密封性,防止异物进入油管和气管。电缆、油管和气管连接后要做好管线的就位固定工作,确保一切正常才可试车。
3、车床通电试车
车床通电试车调整包括车床通电试运转和粗调车床的主要几何精度,其目的是考核车床安装得是否稳固,各个传动、控制、润滑、液压和气动系统是否正常可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润滑、清洗、涂润滑油
通电试车之前,按车床说明书要求给车床润滑油箱和润滑点灌注规定的油液和油脂。擦除各导轨及滑动面上的防锈涂料,涂上一层干净的润滑油。清洗液压油箱内腔油池和过滤器,灌入规定标号的液压油,接通气动系统的输入气源。
(2)选择从配电柜连接到车床电源的动力电缆,并选择合适的熔断器
根据数控车床总电源容量选择从配电柜连接到车床电源开关的动力电缆,并选择合适的熔断器。检查供电电压波动范围,一般日本产的数控系统要求电源波动在±10%以内,欧、美产的数控系统要求电源波动在±5%以内。要检查电源变压器和伺服变压器的绕组接头连线是否正确,对于有电源相序要求的数控系统,要用相序表检查接入数控系统的电源相序,如有错误应及时倒换相序。
(3)CNC装置、伺服电动机供电试验
车床接通电源后要采取各部件逐一供电试验,然后再进行总供电试验。首先对CNC装置供电,供电前要检查CNC装置与监视器、MDI、车床操作面板、手摇脉冲发生器、电气柜的连线,以及与伺服电动机的反馈电缆线连线是否可靠。在供电后要及时检查各环节的输入/输出信号是否正常,各电路板上的指示灯是否正常显示。为了安全,在通电的同时要做好按“急停”按钮的准备,以备随时切断电源。伺服电动机首次通电瞬间,可能会有微小的抖动,伺服电动机的零位漂移自动补偿功能会使电动机轴立即返回原位置,此后可以多次通/断电源,观察CNC装置和伺服驱动系统是否有零位漂移自动补偿功能。
(4)车床其他各部分依次供电
利用手动进给或手轮移动各坐标轴来检查各轴的运动情况,观察有无故障报警。如果有故障报警,要按报警内容检查连接线是否有问题、检查位置环增益参数或反馈参数等设定值是否正确并给予排除。随后再使用手动低速进给或手轮功能低速移动各轴,检查超程限位是否有效,超程时系统是否报警。进行返回基准点的操作,检查有无返回基准点功能,以及每次返回基准点的位置是否一致。
(5)粗调床身的水平度,调整车床的主要几何精度
调整组装后主要运动部件与主机的相对位置,如刀库、机械手与主机换刀位置校正、工作台自动交换装置(APC)的托盘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