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子商务模式指南 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15.5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2.64千字
文档摘要

1

《电子商务模式指南》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于2024年通过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3)提交国家标准修订申请,通过投票、评估、审核及公示流程。正式列入2025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国标委发【2025】7号),立项编号T-469。

2、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千亿级别的电子商务产业正式进入法治、规范化发展的快速通道。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83万亿元,同比增长3.5%。电子商务作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拉动内需,创新融合等各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我国对电子商务发展的规划政策的不断推出,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其中明确鼓励和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而《“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中也提到了“融合创新态势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社交电商、

2

直播电商、生鲜电商产业链日趋完善,明确提出鼓励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扩大新型数字消费,推动形成新型数字生活”。

目前各种新的电商业态层出不穷,除了传统的B2C、B2B以外,还出现了B2G、G2G等新的交易主体,而交易方式也随着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不断发生变化,如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在近些年不断涌现,因此针对新的变化,GB∕T36310-2018电子商务模式规范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电商发展需求。亟需进行重新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为了与我国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与相关法律法规相协调,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活动中涉及的各种模式,提供电子商务模式各类标准化要素的指导,为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和依据,增加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标准供给,为促进我国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主要工作过程

(1)启动阶段

2025年1月—3月,成立了标准工作组。以中国计量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为主的起草单位,联合政府部门、标准化科研机构、电子商务企业多家单位成立联合工作组,由标准工作组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

(2)调研起草阶段

2025年4月—5月,收集整理电子商务交易相关法律法规、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等资料,同时走访电商平台企业等进行实地

3

调研,确定标准内容及框架,形成了标准草案。

(3)征求意见阶段

工作组组织了相关专家进行召开了国家标准内部研讨,对标准草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在工作组内部充分达成一致意见。

4、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编制依据

.本标准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进行。并且在编制过程参考依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等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内容,根据当前电子商务模式实际开展情况对电子商务参与角色、模式分类,模式框架及扩展原则等内容进行了编制。

2、标准主要内容

本文件提供了电子商务参与角色、模式分类,模式框架及扩展原则等方面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和应用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

4

1、标准的范围

定义标准的范围和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标准引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定义标准使用到的术语和定义。

4、参与角色

确定了电子商务模式中的参与角色。

5、模式分类

提出了电子商务模式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

6、模式框架

列举出了11种电子商务模式框架图,并进行了说明。

7、扩展原则

给出了电子商务模式的扩展原则。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本标准在充分研究了国内相关政策性文件、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国内外电子商务模式研究文献及最佳实践的基础上,对主流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展开了实地调研。起草组走访了多家电商平台和企业,征询了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企业专家的意见,结合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了各种电商新业态模式。如社交电商模式、直播电商模式、社区

5

团购模式、订阅模式和电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