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地理信息 覆盖的几何与函数模式 第1部分基础 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46.51 KB
总页数:36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1.18万字
文档摘要

2

《地理信息覆盖的几何与函数模式第1部分:基础》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十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60号)和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下达16项地理信息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及编报实施方案的通知》(SAC/TC230/SEC[2025]02号),推荐性国家标准《地理信息覆盖的几何与函数模式第1部分:基础》正式立项,项目计划编号为T-466。

本项任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0归口。按计划于2026年4月完成。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承担编制,福建大数据一级开发有限公司、福建理工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武汉大学、福州福大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协作共同起草完成。

2.制定背景

随着时空观测技术的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应用基础设施的逐渐丰富和成熟,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关的各个领域——自然、社会、经济、人文和环境的时空数据量及其增长速度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多,都要快。

地理信息—覆盖数据是重要的时空大数据,类型众多,广泛存在于自然、社会、经济等人类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伴随着大数据研究的兴起,覆盖数据

3

将为大数据挖掘提供大量的地理信息以支持相关规则挖掘发现,重点热点预测预警。然而,各领域覆盖数据编码规范不一致,无统一技术支持,将极大阻碍覆盖信息的充分有效利用、共享集成及其对协同决策的有效支持。

ISO19123-1:2023定义了标准化的覆盖概念,基于严格的数学定义,将覆盖定义为在给定的时空范围内,任意位置点到这个点上相关地理现象属性值的映射,可模拟地理空间上绝大部分地理现象。

基于现有ISO标准研发适用于各个领域的一致性标准化覆盖模型,提高地理信息覆盖数据的互操作性,促进覆盖数据应用的技术创新,为各领域应用提供模型、技术上的支持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标准化覆盖基础模型是克服该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的覆盖(Coverage)是数字化的地理时空现象表达。基于ISO19123-1:2023的覆盖基础模型采标可为多源异构的地球科学覆盖数据获取定义统一的模型基础,使得在此基础上的数据发现、获取、集成共享,互操作、服务组合等成为现实,同时也为推动地理信息数据的广泛应用提供支撑。

2016年邵远征、余劲松弟作为中国注册专家参与了ISO19123-2:2018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ISO19123-2:2018研制时已考虑到ISO19123:2005(功能上等同于OGC07-011)的修订,在原文中指出“ISO19123:2005将会被ISO19123-1取代,对ISO19123:2005的任何引用都可视为对该修订标准的引用”。之后,ISO19123-1:2023对ISO19123:2005的Coverage进行了扩展,以支持更多的覆盖类型,ISO19123-1:2023亦在原文中指出:“ISO19123-2:2018的实现模式是基于ISO19123-1的覆盖概念”,“原有的覆盖模型继续有效”,文件中新增加的覆盖类型并未对ISO19123:2005覆盖类型造成修改,故不会影响已发

布的ISO19123-2:2018覆盖实现模式。

4

现ISO19123-1:2023现已被英国、丹麦、瑞典、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采纳为国家标准,并成为北欧Nordic标准。基于该标准的OGCWCS2.0系列已被采为欧盟法定INSPIREDownloadService标准。此外,各地理信息应用领域广泛采用了以ISO19123-1:2023为底层模型的OGCWCS2.0国际标准系列的Web服务关键技术,如Rasdaman9.0(德国JacobsUniversityBremen大学研发,开源,已测试通过)、ArcGIS10.4forServer(美国ESRI公司研发,商业,已测试通过)、SuperMapiServer9D(中国超图软件公司研发,商业,待测试)、MapServer(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NASA研发,开源,待测试)、EOXServer(奥地利EOXIT公司研发,开源,待测试)等,基于本标准的技术应用已得到广泛应用。基于该标准的技术研发有助于相关单位研发满足相关国际标准的地理